《及第过堂日作》

时间: 2025-01-04 09:10:16

早随真侣集蓬瀛,阊阖门开尚见星。

龙尾楼台迎晓日,

鳌头宫殿入青冥。

暗惊凡骨升仙籍,忽讶麻衣谒相庭。

百辟敛容开路看,片时辉赫胜图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及第过堂日作
作者: 韩偓 〔唐代〕

早随真侣集蓬瀛,
阊阖门开尚见星。
龙尾楼台迎晓日,
鳌头宫殿入青冥。
暗惊凡骨升仙籍,
忽讶麻衣谒相庭。
百辟敛容开路看,
片时辉赫胜图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及第后,踏入科举殿堂的情景。诗的开头表达了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蓬莱仙境相聚的喜悦,接着描写了阊阖门打开时,仍能看到夜空中的星星。然后诗人描绘了龙尾楼台迎接晨光的景象,以及鳌头宫殿高耸入云的壮丽。接下来,诗人感慨自己如同凡人一样获得了升仙的资格,竟然惊讶于身穿麻衣的宰相在此朝见。最后,百官们收敛容颜,静待诗人的到来,刹那间,光辉灿烂的景象胜过画图。


注释:

字词注释:

  • 真侣:真正的朋友或志同道合的人。
  • 蓬瀛: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境地。
  • 阊阖:古代宫殿的门,象征权力与荣耀。
  • 龙尾:指高楼大厦,寓意崇高的地位。
  • 鳌头:象征着高大的宫殿。
  • 麻衣:古代隐者或士人穿的简单衣物,象征谦卑。
  • 百辟:指百官,代表朝廷中的高官。

典故解析:

  • 蓬莱:道教中传说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和追求。
  • 阊阖门:古代名门大户的象征,代表着权力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偓(约794年-854年),字君彦,号青雀,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丽、洒脱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涵盖了五言、七言绝句及律诗等多种体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及第之后,庆祝自己在科举考试中成功,表现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及第过堂日作》是一首充满理想与希望的诗作,韩偓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他在科举中成功后,踏入权力殿堂的美好时刻。开头几句如同一幅画,描绘了作者与真友在蓬莱仙境相聚的愉悦,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随后,诗人描绘了晨曦初现时的宫殿与高楼,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光明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感叹自己从凡人到升仙的变化,体现了他对身份转变的惊讶与感慨。麻衣宰相的出现,突显了诗人对权力与地位的反思,同时也表现出他谦逊的态度。最后,百官们恭敬地等待诗人的到来,展现了他在权力中心的光辉时刻。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通过龙尾、鳌头等意象,展现了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象,富有视觉冲击力。同时,诗中穿插的暗喻与对比,揭示了诗人对权力和理想之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早随真侣集蓬瀛:早晨,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汇聚在理想的仙境。
  2. 阊阖门开尚见星:阊阖的门已打开,依然能看到夜空中的星星,象征着新的开始。
  3. 龙尾楼台迎晓日:高楼大厦迎接黎明的曙光,展现了光明的未来。
  4. 鳌头宫殿入青冥:高耸的宫殿直入云天,象征着权力的巅峰。
  5. 暗惊凡骨升仙籍:暗自惊讶自己从凡人变成了仙人的资格。
  6. 忽讶麻衣谒相庭:突然惊讶于身穿麻衣的宰相在此朝见,反映出诗人的谦卑。
  7. 百辟敛容开路看:百官们收敛容颜,静待诗人的到来,表现出对他的尊重。
  8. 片时辉赫胜图形:这一瞬间的光辉超越了画图,表达了美好的瞬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升仙籍”,将成功比作升天,表达志向。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如“龙尾楼台”和“鳌头宫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科举成功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暗含着对权力与理想之间的思考。诗人希望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保持谦卑与清醒的心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瀛:理想、仙境的象征,体现了诗人的追求。
  • 晨曦:象征新的开始,预示着光明的未来。
  • 麻衣:谦卑与平凡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权力的自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及第过堂日作》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韩偓
    • C. 杜甫
  2. 诗中描绘的“阊阖门开”象征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结束
    • C. 障碍
  3. 诗人对麻衣宰相的出现感到:

    • A. 轻视
    • B. 惊讶
    • C. 尊重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科后》——王之涣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登科后》:同样描写了科举成功后的喜悦,但更侧重于个人成就的感慨。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虽主题不同,但同样表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美好愿望。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表达成功与理想时的不同视角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韩偓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