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万良家等蠛蠓,符离一夕水流红。
魏公心法由来异,鼻息如雷学寇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十万良家都如同微小的蠛蠓,符离一夜之间河水泛红。魏公心中的法则自有不同,呼吸声如雷的他却向学于寇公。
注释
字词注释:
- 蠛蠓:一种小虫,形容微小无足轻重的人或事物。
- 符离:指符离地区,古代地名,常用作诗歌中的意象。
- 水流红:河水因某种原因变成红色,可能暗指战争或其他悲剧事件。
- 魏公:指魏忠贤,明朝权臣,以其法则和治理之法著称。
- 鼻息如雷:形容魏公的气势或威严,声音如雷鸣般震撼。
- 学寇公:指寇准,北宋名相,治理有方,魏公向他学习。
典故解析:
- 符离水流红: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次战役或悲剧,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
- 魏公与寇公:象征两种不同的治国理念,表现出作者对政治和历史人物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志坚,明代诗人,生于战乱时期,作品多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其诗风清新而含蓄,常借古人之事抒发个人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社会动荡之际,作者关注历史人物的治国理政,借以抒发对当时政局的见解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魏公与寇公的治国之法,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个人情感。开篇以“十万良家”等蠛蠓形容无数家庭的脆弱,似乎在暗示战乱中的民生困苦。接下来的“符离一夕水流红”则引发人们对历史悲剧的追忆,似乎在提醒后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魏公心法由来异”,通过强调魏公的独特治理理念,表达了对传统治国之道的反思。而“鼻息如雷学寇公”则将魏公的气势与寇准的智慧相对照,暗示真正的治国之道应当是结合威严与智慧的双重特质。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有力,意象鲜明,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的追思,也有对现实的批判,表现出诗人对政治的思考与对民生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万良家等蠛蠓: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中无数家庭的脆弱,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 符离一夕水流红:暗示历史悲剧的发生,突显出战乱的悲惨。
- 魏公心法由来异:强调魏公的独创治国理念,与众不同。
- 鼻息如雷学寇公:展现魏公的威严,同时指向寇公的治国智慧,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良家比作蠛蠓,突显其脆弱。
- 对仗:诗中有较好的对称性,如“心法异”和“鼻息雷”。
- 夸张:鼻息如雷形象夸张,表现出威严。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政治理念的思考与对历史悲剧的感慨,表达了对治国理政的探讨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家:象征普通百姓,表达对民生的关切。
- 水流红:象征战争带来的悲剧与血腥。
- 魏公和寇公:分别象征不同的治国理念,代表了历史人物的比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十万良家等蠛蠓”中“蠛蠓”指的是什么?
A. 大家族
B. 小虫
C. 战士
D. 官员 -
“水流红”可能暗指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战争或悲剧
C. 美丽的景象
D. 丰收的季节 -
魏公与寇公的不同之处在于?
A. 他们的出生日期
B. 他们的治理理念
C. 他们的家庭背景
D. 他们的诗词风格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王志坚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有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王志坚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对比,杜甫则更多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志坚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