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道中杂兴二首》

时间: 2025-01-17 10:22:06

驿马朝餐苜蓿肥,三鬃剪出疾于飞。

行人尽望红尘起,开府差人阙下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驿马朝餐苜蓿肥,
三鬃剪出疾于飞。
行人尽望红尘起,
开府差人阙下归。

白话文翻译

驿站的马儿在清晨吃着丰腴的苜蓿,
它们的鬃毛修剪得整齐,奔跑得比飞还快。
路上的行人都望着红尘滚滚而起,
负责管理的官员从阙下归来。

注释

  • 驿马:指驿站所用的马匹,用于传递邮件和货物。
  • 朝餐:指早上的餐食。
  • 苜蓿:一种饲料植物,马儿的美食。
  • 三鬃:马的鬃毛,形容马儿精神焕发。
  • 疾于飞:形容马儿跑得极快,甚至快于飞翔。
  • 行人:路上的旅人。
  • 红尘:尘土飞扬的情景,象征繁忙的世俗生活。
  • 开府:指官员上任或管理的开始。
  • 阙下:指帝王的宫阙,这里指朝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志坚,明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驿马的生动形象和行人的情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官场的观察。

诗歌鉴赏

《河间道中杂兴二首》第一首描绘了一个生动的驿站场景,诗人通过对驿马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开头的“驿马朝餐苜蓿肥”不仅描绘了驿马的饮食状况,也隐喻了生活的富足与安宁。接下来的“三鬃剪出疾于飞”更是将马的敏捷与精神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随着行人“尽望红尘起”,诗人将视角转向路人,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忙碌与繁华的感慨。最后一句“开府差人阙下归”则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暗示了官场的繁忙与琐碎,反照出人们在红尘之中奔波的无奈。

整首诗在描写中蕴含了深刻的社会观察与人文关怀,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社会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驿马朝餐苜蓿肥:驿马在清晨享用丰腴的苜蓿,象征着生活的滋养。
  • 三鬃剪出疾于飞:马的鬃毛修剪整齐,奔跑的速度甚至比飞还快,表现出马的活力与生机。
  • 行人尽望红尘起:行人们目睹了尘土飞扬的情景,反映出人们在世俗生活中的繁忙与沉重。
  • 开府差人阙下归:官员从阙下归来,暗示了官场的复杂与繁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的速度比作飞,突显其迅猛。
  • 拟人:赋予驿马以生命和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驿马和行人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繁忙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生命的活力与官场的复杂,同时也传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驿马:象征着奔波的生活和生机。
  • 苜蓿:代表富足与安宁。
  • 红尘:象征着世俗生活的喧嚣。
  • 阙下:代表权力与官场的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驿马朝餐苜蓿肥”描写了什么?

    • A. 马儿的饮食
    • B. 马儿的奔跑
    • C. 官员的生活
  2. “红尘”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世俗繁忙
    • C. 内心宁静
  3. 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

    • A. 比喻、对仗
    • B. 排比、夸张
    • C. 拟人、对仗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描绘旅途的急迫与壮丽景色。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反映历史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志坚《河间道中杂兴二首》与李白《早发白帝城》
    • 都描绘了旅途中景象,但王志坚更侧重于生活的细节与社会观察,而李白则体现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