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处士》
时间: 2025-01-19 19:58: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处士》 ——白居易
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
主人贵且骄,待客礼不足。
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
王生独拂衣,遐举如云鹄。
宁归白云外,饮水卧空谷。
不能随众人,敛手低眉目。
扣门与我别,酤酒留君宿。
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
白话文翻译
王家门口难道没有酒吗?侯家门口难道没有肉吗?
可是主人地位高贵且傲慢,招待客人的礼遇却不足。
那些追随尘埃而拜的人,朝夕忙碌着,辛劳不已。
王生却独自拂衣而去,远远高举如云中的鸿雁。
宁愿归隐于白云之外,饮水卧于空谷之中。
无法随众人而行,低头敛手,沉默不语。
在门口与我告别,留下酒让我为你留宿。
快去吧,去采薇的人,终南山正值春绿之际。
注释
- 王门:指王处士的家。
- 侯门:指权贵人家的门。
- 贵且骄:地位高贵且骄傲。
- 望尘而拜:追随尘土而拜,形容为权贵而奔波。
- 云鹄:比喻高远的志向。
- 酤酒:指借酒留客。
- 采薇:采集薇菜,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著称,关注民生疾苦,倡导诗歌应服务于社会。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人情味,反映了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白居易与王处士的告别时刻。王处士可能是选择归隐生活的文人,白居易对此表示理解与赞赏,同时也对世俗权贵的生活表示批判。诗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尘世的厌倦。
诗歌鉴赏
《送王处士》是一首体现白居易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诗。诗的开头以“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开篇,直接指出权贵之家虽然物质丰盈,但却缺乏真正的礼遇与情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与虚伪。接着,白居易通过对比,展现出王处士的高洁与独立,借助“独拂衣”与“遐举如云鹄”的意象,表达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逃避。
全诗中,白居易不仅对王处士的选择表示赞同,而且对世俗生活的浮华表示了深深的厌倦。诗的最后两句“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则隐含着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归隐的美好憧憬。终南山在古代文人中是隐士的象征,正值春绿的时节,暗示着新生活的开始和诗人内心的平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质疑王家与侯家的奢侈生活。
- 主人贵且骄,待客礼不足:即使物质丰富,主人却对客人缺乏应有的礼遇。
- 望尘而拜者,朝夕走碌碌:形容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忙碌而辛劳。
- 王生独拂衣,遐举如云鹄:描绘王处士的高洁与独立。
- 宁归白云外,饮水卧空谷:表达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宁愿与世隔绝。
- 不能随众人,敛手低眉目:感受到社会的压迫与孤独。
- 扣门与我别,酤酒留君宿:在离别时希望王处士能留下来,与他共饮。
- 好去采薇人,终南山正绿:鼓励王处士去追寻理想的隐逸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鹄”,将王处士比作高洁的鸿雁,寓意志向高远。
- 对仗:如“王门岂无酒,侯门岂无肉”,对比鲜明,强调两种生活的不同。
- 排比:如“不能随众人,敛手低眉目”,加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白居易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象征社交与人情,反映世俗的繁华与冷漠。
- 肉:象征物质享受,显示权贵的奢侈生活。
- 白云:象征自由与隐逸,寄托诗人的理想生活。
- 空谷:意味着宁静的环境,隐喻诗人的内心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门和侯门的区别在于什么? A. 酒和肉的多寡
B. 主人的态度
C. 地理位置 -
“宁归白云外,饮水卧空谷”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B. 对物质的渴望
C. 对朋友的思念 -
“好去采薇人”中采薇象征什么? A. 努力工作
B. 隐逸生活
C. 社交活动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白居易 vs. 李白:白居易的诗多关注生活与人情,而李白的诗则更注重豪放与个性。两者在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时,风格迥异,白居易更显平和,李白则显得奔放洒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