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风·斜阳外》

时间: 2024-12-29 19:07:26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

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梅风·斜阳外 李致远 〔元代〕

斜阳外,春雨足,风吹皱一池寒玉。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

白话文翻译:

夕阳斜照在远方,春雨充沛,风儿吹动,使得池水泛起层层涟漪,如同寒玉被风吹皱。在装饰华丽的楼阁中,有人正经历着深深的情感痛苦,杜鹃的啼声啊,请不要催促人们归去。

注释:

  • 斜阳外:指夕阳斜照的地方。
  • 春雨足:形容春雨充沛。
  • 风吹皱一池寒玉:比喻风吹动池水,使其泛起涟漪,如同寒玉被风吹皱。
  •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 人情正苦:指人的情感正处于痛苦之中。
  • 杜鹃声莫啼归去:杜鹃的啼声常被认为是催人归去的象征,这里希望杜鹃不要啼叫,以免增加人的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致远,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诗歌多涉及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的傍晚,夕阳斜照,风吹动池水,画楼中的人正经历着情感的痛苦。诗中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的傍晚景色,并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反映了人的内心情感。诗中的“斜阳外”和“春雨足”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而“风吹皱一池寒玉”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风吹动池水的动态美。最后两句“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杜鹃声莫啼归去”则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内心痛苦,以及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斜阳外:夕阳斜照的地方,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春雨足:春雨充沛,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风吹皱一池寒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池水的动态美。
  • 画楼中有人情正苦:转入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人的情感痛苦。
  • 杜鹃声莫啼归去:通过杜鹃的啼声,表达了人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风吹皱一池寒玉”中,将池水比作寒玉,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池水的动态美。
  • 拟人:“杜鹃声莫啼归去”中,将杜鹃的啼声拟人化,表达了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和同情。诗中的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互映衬,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高度敏感和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斜阳:夕阳斜照,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春雨:春雨充沛,增添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寒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风吹动池水的动态美。
  • 杜鹃声:通过杜鹃的啼声,表达了人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风吹皱一池寒玉”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的“杜鹃声莫啼归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郁 C. 渴望 D. 无奈

  3. 诗中的“画楼中有人情正苦”揭示了什么? A. 人的内心痛苦 B. 人的内心喜悦 C. 人的内心平静 D. 人的内心愤怒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
  • 王维《山居秋暝》: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反映了人的内心情感。

诗词对比:

  • 李致远《落梅风·斜阳外》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但李致远的诗更加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杜甫的《春望》。
  • 《全宋诗》:收录了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王维的《山居秋暝》。
  • 《元诗选》:收录了元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李致远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