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牡丹》
时间: 2025-01-01 14:35: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牡丹 李致远 〔宋代〕
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重寻绣户珠箔。说与从前,不是我情薄。都缘利役名牵,飘蓬无经,翻成轻负。别后情怀,有万千牢落。经时最苦分携,都为伊甘心寂寞。纵满眼闲花媚柳,终是强欢不乐。待凭鳞羽,说与相思,水远天长又难托。而今幸已再逢,把轻离断却。
白话文翻译:
破碎的镜子重新拼合,分开的钗子再次合拢,重新寻找那绣花的门户和珠帘。告诉从前的一切,不是我情意浅薄。都是因为名利所牵,像飘荡的蓬草没有根,反而成了轻率的辜负。分别后的心情,有无数的失落和孤独。经历时间最苦的是分离,都是为了你甘愿忍受寂寞。即使眼前满是闲适的花草和妩媚的柳树,终究是勉强欢笑不快乐。想要通过书信表达相思之情,但水远天长难以寄托。如今幸运地再次相遇,把轻易的离别断绝。
注释:
-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 分钗合钿:比喻夫妻分离。钗分开,钿合起。
- 绣户珠箔:指华丽的居室。
- 利役名牵:被名利所驱使。
- 飘蓬无经:比喻生活漂泊不定。
- 牢落:孤寂,无所寄托。
- 鳞羽:指书信。
诗词背景:
李致远是宋代诗人,其生平不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和对再次相遇的喜悦。诗中通过“破镜重圆”和“分钗合钿”等意象,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怀念和对再次相遇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破镜重圆”和“分钗合钿”为开篇,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深刻回忆。诗中“都缘利役名牵”一句,揭示了诗人因名利所困,导致情感的失落和孤独。后文“经时最苦分携,都为伊甘心寂寞”,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分离的痛苦和对再次相遇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执着和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破镜重圆,分钗合钿”: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和对再次相遇的期待。
- “重寻绣户珠箔”: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寻。
- “说与从前,不是我情薄”:表明诗人并非无情,而是因外界因素导致分离。
- “都缘利役名牵,飘蓬无经,翻成轻负”:揭示了诗人因名利所困,导致情感的失落和孤独。
- “别后情怀,有万千牢落”:抒发了诗人对分离的痛苦和对再次相遇的渴望。
- “经时最苦分携,都为伊甘心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分离的痛苦和对再次相遇的渴望。
- “纵满眼闲花媚柳,终是强欢不乐”:描绘了诗人即使身处美景,也难以真正快乐的情感状态。
- “待凭鳞羽,说与相思,水远天长又难托”: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书信表达相思之情,但因距离遥远难以实现的无奈。
- “而今幸已再逢,把轻离断却”:表达了诗人对再次相遇的喜悦和对过去轻易分离的断绝。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破镜重圆”和“分钗合钿”,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和对再次相遇的期待。
- 对仗:如“破镜重圆,分钗合钿”,语言优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执着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深刻回忆和对再次相遇的喜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 分钗合钿:比喻夫妻分离。
- 绣户珠箔:指华丽的居室。
- 飘蓬无经:比喻生活漂泊不定。
- 牢落:孤寂,无所寄托。
- 鳞羽:指书信。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破镜重圆”和“分钗合钿”分别比喻什么? A. 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与和好;夫妻分离。 B. 夫妻分离;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C. 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与和好;夫妻失散后重新团聚与和好。 D. 夫妻分离;夫妻分离。
- 诗中“都缘利役名牵”一句揭示了什么? A. 诗人因名利所困,导致情感的失落和孤独。 B. 诗人因情感所困,导致名利的失落和孤独。 C. 诗人因名利所困,导致情感的获得和快乐。 D. 诗人因情感所困,导致名利的获得和快乐。
- 诗中“经时最苦分携,都为伊甘心寂寞”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分离的痛苦和对再次相遇的渴望。 B. 诗人对分离的快乐和对再次相遇的厌恶。 C. 诗人对分离的痛苦和对再次相遇的厌恶。 D. 诗人对分离的快乐和对再次相遇的渴望。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和对再次相遇的期待。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和对再次相遇的期待。
-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李致远的《碧牡丹》: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和对再次相遇的期待,但李清照的诗更加细腻婉约,而李致远的诗则更加直抒胸臆。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致远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词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李致远的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