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咏风
作者: 张祜 〔唐代〕
摇摇歌扇举,悄悄舞衣轻。
引笛秋临塞,吹沙夜绕城。
向峰回雁影,出峡送猿声。
何似琴中奏,依依别带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风的轻柔与流动。轻轻摇动的扇子和轻盈舞动的衣裳,似乎都在随着风的节奏舞动。秋天的笛声引来了塞外的凉意,夜晚的沙粒随风飘荡在城市周围。向着山峰回旋的雁影,峡谷中传来的猿声,都是在诉说着离别的情感。这种情绪,何尝不是在琴声中细腻地表达出来的呢?
注释:
- 摇摇:形容轻轻摇动的样子。
- 歌扇:指一种扇子,常用于歌舞表演的道具。
- 悄悄:轻声细语,形容非常轻柔。
- 引笛:引导笛声,指笛声响起,带来秋天的感觉。
- 塞:边境,尤其指北方的边塞地区。
- 吹沙:风吹起沙子,形容风的作用。
- 夜绕城:夜晚的风环绕着城市。
- 回雁影:雁飞回的影子,暗示离别与归来的意象。
- 出峡:指从峡谷中传出的声音。
- 依依:形容依恋、留恋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唐代诗人,字允和,号四明,生于680年,卒于748年。他以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闻名,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生活与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文人墨客常常借助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风成为了诗人抒情的重要载体。
诗歌鉴赏:
《咏风》一诗通过描绘风的轻柔与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情感的细腻感受。开篇以“摇摇歌扇举”描写了风的轻盈,扇子与衣裳的舞动仿佛在与风对话,传递出一种轻松而愉悦的氛围。接着,通过“引笛秋临塞”一句,诗人将风与秋天的到来联系起来,秋风带来的凉意,似乎唤醒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的“夜绕城”一语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风在城市的周围轻轻吹拂,带来一种柔和的氛围。向峰的回雁与出峡的猿声,都是自然界中的音响,象征着离别与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何似琴中奏,依依别带情”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琴声中流露的情意与风中细腻的离别情感相互辉映,令整首诗充满了抒情的美感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摇摇歌扇举:轻轻摇动的扇子,象征着轻柔的风。
- 悄悄舞衣轻:衣裳轻盈地舞动,表现风的细腻。
- 引笛秋临塞:笛声引来秋天的气息,传达季节的变换。
- 吹沙夜绕城:夜晚的风吹动沙子,环绕着城市,带来动感。
- 向峰回雁影:山峰上飞回的雁,暗示离别与归来的思绪。
- 出峡送猿声:从峡谷传来的猿声,增添了自然的情感。
- 何似琴中奏:风的细腻与琴声相似,表现出情感的深沉。
- 依依别带情:依依不舍的离别情,强化了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与琴声相提并论,表现情感的细腻。
- 拟人:风被赋予了轻柔的形象,似乎在与自然对话。
- 对仗:如“吹沙夜绕城”,形成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风为主线,结合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与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流动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象征流动与变化,承载着情感和思绪。
- 秋:代表着成熟与离别,传达出淡淡的忧伤。
- 雁:象征着归来与思念,常被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
- 猿声:自然界的声音,增加了诗的层次感与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摇摇歌扇举”描绘了什么?
- A. 风的轻柔
- B. 秋天的到来
- C. 离别的情感
-
“出峡送猿声”中的“猿声”象征什么?
- A. 归来
- B. 离别
- C. 自然
-
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依依不舍
- C. 平静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描绘春天的清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通过夜晚的描写,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怀。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咏风》都探讨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但《静夜思》更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咏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更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