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宋州于使君家乐琵琶
作者:张祜
历历四弦分,重来上界闻。
玉盘飞夜雹,金磬入秋云。
陇雾笳凝水,砂风雁咽群。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白话文翻译:
在琵琶的乐声中,四根琴弦的音色清晰可辨,仿佛重返了上天的乐界。
玉盘似的音符在夜空中飞舞,金色的磬声穿透了秋天的云层。
山陇上的雾气如笳声般凝重,风中沙石声如雁群般低沉。
我无法忍受这天意的阻塞,心中满是对昭君的惋惜。
注释:
- 历历:形容声响清晰可辨。
- 四弦:指琵琶的四根弦。
- 玉盘:比喻琵琶的清脆声音。
- 飞夜雹:形容乐音如雹子般在夜空中飞舞。
- 金磬:金色的磬,指乐器的声音。
- 陇雾:山陇的雾气。
- 笳:古乐器,音色悠扬。
- 砂风:风中有沙石的声音。
- 咽群:形容雁群在风中哀鸣。
- 青冢:指昭君的墓,表达对她的怀念与惋惜。
典故解析:
“昭君”指王昭君,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因被迫出塞和亲而流传下许多悲情故事。诗中提及昭君墓,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命运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约767-835年),唐代诗人,字子容,号天涯,生于陇西,擅长五言诗,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祜在宋州出任官职期间,反映了他在琵琶声中感受到的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历史人物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琵琶的乐声,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又哀伤的氛围,诗人借乐声引出内心的情感波澜,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切感悟。开头两句“历历四弦分,重来上界闻。”描绘了琵琶音色的清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仿佛乐声穿透时空,唤起了无数的回忆。接下来的“玉盘飞夜雹,金磬入秋云。”则通过比喻与拟人手法,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忧伤的意境,使人感受到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
后面的句子中,诗人以“陇雾笳凝水,砂风雁咽群。”进一步深化了情感,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乐器音色的交融。最后一句“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无奈与对昭君的惋惜,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悲哀与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音乐与历史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历历四弦分:琵琶音色清晰可辨,四根弦的音律分明。
- 重来上界闻:仿佛重回天上的乐界,展现乐声的美妙。
- 玉盘飞夜雹:比喻琵琶音符如玉盘般在夜空中飞舞。
- 金磬入秋云:金色音符穿透秋天的云,表现声音的穿透力。
- 陇雾笳凝水:山上的雾气如笳声般凝重,营造出一种沉静气氛。
- 砂风雁咽群:风中沙石声与雁鸣交织,增加了环境的悲凉感。
- 不堪天塞恨: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历史的惋惜。
- 青冢是昭君:昭君的墓象征历史的沉重与悲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盘飞夜雹”形象生动。
- 拟人:如“砂风雁咽群”,使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如“玉盘”与“金磬”。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琵琶声的描写,传达了对历史人物和命运的沉思,情感基调悲凉而深邃,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历史无情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音乐的载体,象征艺术与情感的结合。
- 玉盘、金磬:象征高雅的音乐与纯净的美好。
- 陇雾、砂风:自然的意象,增强了环境的氛围。
- 青冢:历史的象征,表达对过往的思考和惋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
A. 笛
B. 琵琶
C. 古筝
D. 箫 -
“青冢”指的是谁的墓?
A. 王昭君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
A. 愤怒
B. 无奈与惋惜
C. 高兴
D. 忘却
答案:
- B. 琵琶
- A. 王昭君
- B. 无奈与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张祜的《观宋州于使君家乐琵琶》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过往的思考,但张祜更侧重于音乐与历史的结合,李白则是在个人情感的抒发上更加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