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闻雷》

时间: 2025-01-01 18:19:07

天气初寒春尚赊,坎中夜半有鸣蛙。

百年宇宙腥戎马,十月雷霆起蛰蛇。

老柳黄垂霜后树,小桃红破雨中花。

三公燮理非无术,愁听空江度鬼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月闻雷
作者: 贝琼 〔明代〕

天气初寒春尚赊,
坎中夜半有鸣蛙。
百年宇宙腥戎马,
十月雷霆起蛰蛇。
老柳黄垂霜后树,
小桃红破雨中花。
三公燮理非无术,
愁听空江度鬼车。


白话文翻译:

在初寒的十月,春天的气息依然未退,
半夜时分,泥塘里传来青蛙的鸣叫。
百年间,宇宙间的腥风血雨,战马纷飞,
十月的雷鸣唤醒了藏在土中的蛇。
老柳在霜寒之后,黄叶低垂,
小桃花在雨中绽放出红色的花朵。
三公(古代的官名)治理国家并非没有才干,
但我愁苦地倾听空江,仿佛听见鬼车的鸣响。


注释:

  • 初寒:指天气开始变冷的时节。
  • 尚赊:尚未完全到来,暗指春天来得晚。
  • :指泥塘或水洼。
  • 鸣蛙:青蛙的叫声,暗示自然界的生机。
  • 腥戎马:意指战争带来的血腥气息与战马的奔腾。
  • 雷霆:雷声,象征着震荡与变革。
  • 蛰蛇:冬眠的蛇,象征沉寂的力量被唤醒。
  • 三公:古代中国的高级官员。
  • 空江:空旷的江面,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 鬼车:传说中的鬼魂驾驭的车,象征不祥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贝琼,明代著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其作品常表达对社会动乱的深刻思考与忧虑。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见长,善于描绘四季与人生的变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季节的描绘,表达了个人对时局的感慨与无奈,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十月闻雷》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象征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天气初寒春尚赊”引入,展现了时节的变迁与季节的无常,给人以一种凄凉之感。而夜半的鸣蛙声则为这份冷清的氛围注入了一丝生气,表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

接着,诗人以“百年宇宙腥戎马”描绘了历史的沉重与战争带来的痛苦,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不安。而“十月雷霆起蛰蛇”则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变化与潜在的力量,象征着在压抑中的觉醒与反抗。

后面几句通过自然景象与人事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切思考。老柳与小桃的意象交织,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却又带有凋零之美的画面,象征着生与死、希望与绝望的交替。

最后,诗人以“三公燮理非无术”句结束,表明即使有能力的治理者,在面对无尽的愁苦与不安时,也显得无能为力。这种愁苦通过“愁听空江度鬼车”的意象,深化了孤独与无助的主题。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表现力,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历史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与情感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气初寒春尚赊:描绘了季节的交替,初寒的气候与春天的气息交错。
  2. 坎中夜半有鸣蛙:夜深时分,泥塘中青蛙的鸣叫声打破了宁静,显现出生命的活力。
  3. 百年宇宙腥戎马:历史的长河中,战争带来的血腥与悲惨犹在耳边回响。
  4. 十月雷霆起蛰蛇:十月的雷声唤醒了冬眠的蛇,象征着潜藏力量的觉醒。
  5. 老柳黄垂霜后树:冬霜过后,老柳树的黄叶低垂,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6. 小桃红破雨中花:小桃花在雨中绽放,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7. 三公燮理非无术:治理国家的三公虽有才干,但在动荡中却无能为力。
  8. 愁听空江度鬼车:孤独的心情伴随空江的回响,仿佛听见了不祥的鬼车,增添了愁苦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鬼车”比喻内心的不安与恐惧。
  • 拟人:自然现象如青蛙鸣叫、植物开花等被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例如“老柳黄垂霜后树,小桃红破雨中花”,形成了美丽的对比。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的沉重,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不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雷霆:象征力量与变革,也暗示着不可预测的未来。
  2. 鸣蛙:生命的象征,代表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3. 老柳:岁月的象征,体现生命的衰老与无常。
  4. 小桃花:希望与美好的象征,尽管环境恶劣,依然顽强绽放。
  5. 空江:孤独与无助的象征,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贝琼
    C. 苏轼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鸣蛙”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生机
    C. 孤独
    D. 无奈

  3. “三公燮理非无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治理的信心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历史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感悟。
  • 《登高》(王之涣):描绘自然景象,与《十月闻雷》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与《十月闻雷》在对历史的反思上有共通之处,杜甫描绘的春天虽美,但因国破家亡而感到无奈;而贝琼则通过季节的变迁,折射出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