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步晓湘见赠元韵即以奉答》
时间: 2025-01-14 05:49: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步晓湘见赠元韵即以奉答
作者:胡先骕
极目南云,雁影凄迷,沉沉故乡。
数深宵独立,露沾罗袜,侵晨微步,寒薄绡裳。
夙日牢愁,者番别绪,乱后重逢今倍尝。
伤怀甚,对朝歌麦秀,同话苍茫。
年年碌碌如常,却儒雅温文愧沈郎。
叹风花历劫,茫茫天地,思量往事,无限沧桑。
旧恨绵缠,韶光驹逝,自是人生幽怨长。
更何处,探奇揽秀,诗酒倘佯。
白话文翻译:
放眼望去,南方的云彩,雁影模糊而悲凉,故乡的思念愈发沉重。
在深夜独自站立,露水沾湿了我的袜子,清晨微步而行,寒风袭来薄如绡的衣裳。
往日的忧愁,如今重逢后更显得倍感深刻。
心中伤感,面对朝歌中的麦田,忍不住同你谈论这苍茫的景象。
年年忙忙碌碌,仿佛一切如常,但我却因儒雅温文而感到对沈郎的愧疚。
感叹风花雪月经历的种种,广袤天地间,思念往事,满是无尽的沧桑。
往昔的旧恨缠绵,光阴飞逝,人生的幽怨自是漫长。
还有哪里去探寻奇妙,尽情吟诗醉酒,流连忘返?
注释:
- 极目南云:放眼望去,看到南方的云彩。
- 雁影凄迷:雁的身影模糊而悲凉。
- 沉沉故乡: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沉重。
- 数深宵独立:在深夜中独自站立。
- 露沾罗袜:露水沾湿了我的袜子。
- 寒薄绡裳:薄如绡的衣裳在寒风中显得寒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先骕,近代著名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见长。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与友人晓湘的赠答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沁园春 步晓湘见赠元韵即以奉答》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南方云彩和雁影的描绘,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即设下了一个忧伤的基调,随着诗句的推进,逐渐展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使用了细腻的意象,如“露沾罗袜”、“寒薄绡裳”,这些描写不仅传达出诗人身处寒冷清晨的孤独感,也隐喻了他内心的脆弱与忧伤。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忆往昔,感叹人生的流逝与旧恨的缠绵,展现出一种对岁月的无奈与对人生的哲思。最后一句“更何处,探奇揽秀,诗酒倘佯”则转向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生活中充满了忧愁与困扰,但诗人与友人的交流与吟诗作对的生活仍然是他所追求的。
整首诗通过善用意象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友人、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极目南云,雁影凄迷,沉沉故乡:诗人远望南方云彩,看到模糊的雁影,思绪回到了故乡,情感沉重。
- 数深宵独立,露沾罗袜,侵晨微步,寒薄绡裳:在深夜独立,露水沾湿袜子,清晨的寒风让薄衣更显寒冷,描绘出诗人的孤独与清冷。
- 夙日牢愁,者番别绪,乱后重逢今倍尝:日常的愁苦加上重逢的复杂情感,愈发让人感到难以承受。
- 伤怀甚,对朝歌麦秀,同话苍茫:面对美丽的麦田,诗人忍不住与友人谈论苍茫的世事,表达内心的伤感与思索。
- 年年碌碌如常,却儒雅温文愧沈郎:年复一年忙碌而过,诗人却因自身的儒雅与温文而愧疚于友人沈郎。
- 叹风花历劫,茫茫天地,思量往事,无限沧桑:感叹风花雪月经历的种种,思考往昔,满是无尽的沧桑。
- 旧恨绵缠,韶光驹逝,自是人生幽怨长:旧恨依旧缠绕,光阴飞逝,人生的幽怨似乎永无止境。
- 更何处,探奇揽秀,诗酒倘佯:诗人向往探寻美好与奇妙,寄情于诗酒之间,享受生活的悠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经历比作风花雪月,形象化地表现出生活的复杂。
- 对仗:如“伤怀甚,对朝歌麦秀”,对仗工整,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意象:如“雁影”、“露”、“寒薄绡裳”等,营造出清冷、孤独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出诗人面对生活的哲思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云:象征故乡的遥远与思念。
- 雁影:代表孤独与离别。
- 露水:象征清晨的寒冷与内心的孤寂。
- 麦田:象征生机与希望。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承载着诗人的情感,还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雁影”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孤独与离别
C. 喜悦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消极
B. 积极向上
C. 感慨与思索 -
“寒薄绡裳”中的“寒”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清冷
C. 喜悦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相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相思》相比,胡先骕的《沁园春》更加注重对人生哲思的探讨,而王维的《相思》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思念之情。两首诗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胡先骕诗文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