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中花令
李之仪 〔宋代〕
休把身心撋就。著便醉人如酒。富贵功名虽有味,毕竟因谁守。看取刀头切藕。厚薄都随他手。趁取日中归去好,莫待黄昏后。
白话文翻译:
不要再用心烦意乱来折磨自己,醉酒的感觉如同被美酒浸泡。虽然富贵和功名虽然也有其乐趣,但最终这些又是为谁而去守候呢?要好好把握时间,就如同刀头切藕,厚薄都随意掌握。趁着白天赶紧回去,莫要等到黄昏的时候再去。
注释:
- 撋:烦扰、折磨。
- 著便:醉酒的状态。
- 富贵功名:指物质生活的享受和社会地位。
- 刀头切藕:比喻掌握事物的轻重缓急。
- 趁取日中:把握时机。
典故解析:
“刀头切藕”是一种民间比喻,形容在关键时刻抓住机会。古代诗词中常用此类比喻,强调时机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千里,号静斋,生于北宋时期,擅长词,尤其是以清丽婉约著称。他的一生经历了南渡,目睹了时代变迁,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珍惜。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李之仪的晚年,或许是在他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悟中写成,表达了对富贵和名利的思考,以及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诗歌鉴赏:
在《雨中花令》中,李之仪通过清晰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以“休把身心撋就”开篇,直接点明了不要过于烦恼的主题。紧接着,他用“醉人如酒”形象地比喻了生活中的享乐。在这里,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对生活乐趣的象征。诗中提到的“富贵功名”,则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提醒人们即使在追求名利时,也要思考追求的意义何在。接下来的“看取刀头切藕”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强调在生活中要适时把握机会,及时采取行动。最后的“趁取日中归去好,莫待黄昏后”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告诫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整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意象,传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对时间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休把身心撋就”:劝诫人们不要再烦扰自己。
- “著便醉人如酒”:描绘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
- “富贵功名虽有味,毕竟因谁守”:反思追求名利的意义。
- “看取刀头切藕”:比喻把握生活中的关键时刻。
- “厚薄都随他手”:强调掌握的随意与灵活。
- “趁取日中归去好,莫待黄昏后”:劝人珍惜时光,及时行动。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醉人如酒”形容生活的乐趣。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对称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劝人珍惜时间,反思人生的真谛,尤其是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意象分析:
- 身心:象征人的身心状态,体现内心的烦扰与安宁。
- 酒:象征人生的乐趣。
- 刀头:象征把握机会的能力。
- 日中、黄昏: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休把身心撋就”意思是?
- A. 不要烦恼自己
- B. 要积极生活
- C. 享受生活
- D. 忍耐苦难
-
“刀头切藕”比喻什么?
- A. 生活的艰辛
- B. 把握机会
- C. 富贵名利
-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
- 《声声慢》: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李之仪的《雨中花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时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但李清照的词更多的是对失去的追忆与凄美,而李之仪则强调把握当下,乐观向前。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