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盛衰吟 邵雍 〔宋代〕
势盛举头方偃蹇,气衰旋踵却嗟吁。 厚诬天下称贤者,天下何尝可厚诬。
白话文翻译:
权势鼎盛时,人们昂首自得;气运衰败时,转身即叹息。 那些被天下人称为贤者的人,天下又何曾真正被他们所欺骗。
注释:
- 偃蹇(yǎn jiǎn):骄傲自得的样子。
- 旋踵(xuán zhǒng):转身,比喻时间极短。
- 厚诬(hòu wū):严重的欺骗或诬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哲理入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和对贤者虚名的批判。
创作背景: 邵雍生活在北宋中期,社会相对稳定,但官场腐败,贤愚不辨。此诗可能是作者在观察社会现象后,对权势与贤德的反思。
诗歌鉴赏: 邵雍的《盛衰吟》通过对比权势的盛衰和贤者的虚名,揭示了世态炎凉和人们对权势的盲目追求。诗中“势盛举头方偃蹇”描绘了权势鼎盛时人们的自满和骄傲,而“气衰旋踵却嗟吁”则反映了权势衰败时的无奈和叹息。后两句“厚诬天下称贤者,天下何尝可厚诬”则是对那些被尊为贤者却名不副实的人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真正贤德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势盛”与“偃蹇”的对比,描绘了权势鼎盛时人们的自满状态。
- 第二句用“气衰”与“旋踵却嗟吁”形成对比,表达了权势衰败时的无奈和叹息。
- 第三、四句通过“厚诬”与“称贤者”的对比,批判了那些名不副实的贤者,强调了社会的虚伪和不可欺骗的本质。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如“势盛”与“气衰”,“偃蹇”与“旋踵却嗟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反问:最后一句使用反问,加强了批判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权势盛衰和贤者虚名的描绘,批判了社会的虚伪和人们对权势的盲目追求,强调了真正贤德的重要性和社会的不可欺骗性。
意象分析:
- “势盛”与“气衰”:象征权势的起伏和人生的无常。
- “偃蹇”与“旋踵却嗟吁”: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权势面前的态度变化。
- “厚诬”与“称贤者”:揭示了社会对贤者的误解和虚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偃蹇”一词的意思是? A. 谦虚 B. 骄傲自得 C. 叹息 D. 转身
- 作者通过“厚诬天下称贤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A. 对贤者的赞美 B. 对贤者的批判 C. 对社会的赞美 D.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1. B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登飞来峰》:同样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对真正贤德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