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大彻禅师故院》

时间: 2024-12-29 17:43:01

竹房谁继生前事,松月空悬过去心。

秋磬数声天欲晓,影堂斜掩一灯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大彻禅师故院
雍陶 〔唐代〕

竹房谁继生前事,
松月空悬过去心。
秋磬数声天欲晓,
影堂斜掩一灯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大彻禅师的故居,诗人感慨昔日的情景与心境。竹屋里,谁能继承禅师生前的事业呢?松树下,明月高悬,空荡荡的,仿佛映照着过去的心情。清晨的秋磬声响起,似乎在提醒天快要亮了,光线透入斜掩的影堂,只有一盏灯依旧深沉。

注释

  • 竹房:指的是用竹子建造的房屋,象征清幽和简朴。
  • 松月:松树与明月,代表高洁与孤寂的意境。
  • 秋磬:秋天的磬声,清脆而空灵,象征时间的流逝。
  • 影堂:影子笼罩的殿堂,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灯深:形容灯光昏暗,透出一份静谧和孤独。

典故解析

  • 大彻禅师:大彻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高僧,其生前对禅宗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诗中提到的故院,指的就是他的遗址,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与敬仰。
  • 秋磬:磬是一种乐器,古时用于寺院的法事活动。诗中提到的秋磬,增添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诗歌表现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对大彻禅师的追思之际,反映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理解与敬仰,以及对时间流逝与自我内心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充满禅意的场景,展现出诗人对大彻禅师的深切怀念。开篇以“竹房谁继生前事”引入,既表达了对禅师的追忆,也隐含了对后继者的期盼和忧虑,体现出一种对传统的责任感与传承的渴望。接着提到“松月空悬过去心”,月光映照在松树上,映射出诗人对往事的深思,表现出一种孤独和空灵的心境。

“秋磬数声天欲晓”,磬声宛如晨钟,既是时间的流逝,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最后一句“影堂斜掩一灯深”则以灯光的微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孤独。整首诗在意象运用上精巧,情感表达上含蓄,显示出雍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房谁继生前事:竹屋里,谁能接续禅师生前的事业,表达了对禅师的怀念与对后人的期待。
  • 松月空悬过去心:松树与明月高悬,似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透出一种孤独感。
  • 秋磬数声天欲晓:秋天的磬声响起,预示着黎明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
  • 影堂斜掩一灯深:影堂被斜斜的光线笼罩,只有一盏灯光依然深沉,突显出一种幽静和思索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竹房、松月等意象,运用比喻手法,传达一种清幽的境界。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秋磬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灯光则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大彻禅师故院的描写,反映了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怀念与哲学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房:象征清幽、简朴的生活。
  • 松月:代表高洁与孤独的意境。
  • 秋磬: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慨。
  • 灯深: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房”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 A. 石头
    • B. 木头
    • C. 竹子
    • D. 砖
  2. “秋磬”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新的开始
    • B. 时间的流逝
    • C. 生命的繁荣
    • D. 情感的表达
  3. 诗人对大彻禅师的态度是:

    • A. 怀念与敬仰
    • B. 失望与愤怒
    • C. 无所谓
    • D. 疑惑与不解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对往事的追思,但更侧重于历史的宏观视角。
  • 《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本诗的怀念主题相似,但情感上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