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姬曲》

时间: 2025-01-04 08:08:38

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

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

参差铜台上,宛转受恩频。

君不见太祖会杀声清人,复留妙妓西陵里。

卢姬幸不为冤鬼,为名嫁人花老矣。

人生行迹自有时,莫以迟速叹卢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参差铜台上,宛转受恩频。君不见太祖会杀声清人,复留妙妓西陵里。卢姬幸不为冤鬼,为名嫁人花老矣。人生行迹自有时,莫以迟速叹卢姬。

白话文翻译: 卢姬美貌如月,技艺高超如云。青丝覆盖着她的额头,她在汉宫中歌舞,如春日般绚烂。在参差的铜台上,她频频受到恩宠。你不见太祖的杀声清脆,留下美妓在西陵。卢姬幸运地没有成为冤魂,为了名声嫁人,花儿已老。人生的轨迹自有其时,不要因迟早而叹息卢姬。

注释:

  • 卢姬:指诗中的女子,可能是虚构的人物。
  • 伎如云:形容技艺高超,如云般众多。
  • 青丝覆鸾额:青丝,指女子的长发;鸾额,指女子的额头。
  • 汉宫春:指汉代的宫廷,春代表美好时光。
  • 参差铜台:参差,不齐的样子;铜台,古代宫廷中的高台。
  • 宛转受恩频:宛转,形容动作柔美;受恩频,频繁受到宠爱。
  • 太祖会杀声清人:太祖,指某位皇帝;杀声清人,可能是指太祖的威严或英勇。
  • 西陵里:西陵,地名,可能是指某处宫廷或墓地。
  • 为名嫁人花老矣:为了名声而嫁人,花儿已老,指女子已老去。
  • 人生行迹自有时:人生的轨迹和时机自有安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以书法闻名。这首诗《卢姬曲》可能是祝允明在某个特定场合或背景下创作的,用以表达对某位女子的赞美或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祝允明在观察或听闻某位女子的故事后,感慨其命运而作。诗中通过对卢姬美貌和技艺的描绘,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卢姬美貌和技艺的描绘,展现了她的非凡魅力和在宫廷中的生活。诗中“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一句,既赞美了卢姬的美貌,又突出了她的才艺。后文通过对卢姬在宫廷中的生活的描述,以及对她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卢姬的美貌如同明月,她的技艺高超如同云朵般众多。
  2. 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她的长发覆盖着额头,在汉宫中歌舞,如春日般绚烂。
  3. 参差铜台上,宛转受恩频:在参差不齐的铜台上,她柔美地频频受到恩宠。
  4. 君不见太祖会杀声清人,复留妙妓西陵里:你不见太祖的杀声清脆,留下美妓在西陵。
  5. 卢姬幸不为冤鬼,为名嫁人花老矣:卢姬幸运地没有成为冤魂,为了名声嫁人,花儿已老。
  6. 人生行迹自有时,莫以迟速叹卢姬:人生的轨迹和时机自有安排,不要因迟早而叹息卢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卢姬貌似月”,将卢姬的美貌比作明月。
  • 拟人:如“青丝覆鸾额”,将青丝拟人化,形容其覆盖在额头上。
  • 对仗:如“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前后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对卢姬美貌和技艺的赞美,以及对她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卢姬:诗中的主要意象,代表了美貌和才艺的女子。
  • 月: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云:象征着多变和不可捉摸。
  • 青丝:象征着女子的青春和美丽。
  • 汉宫春:象征着宫廷生活的美好和繁华。
  • 铜台:象征着宫廷的高贵和庄严。
  • 西陵:象征着宫廷或墓地的神秘和庄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卢姬貌似月”中的“月”象征着什么? A. 美丽和纯洁 B. 多变和不可捉摸 C. 高贵和庄严 答案:A

  2. 诗中“青丝覆鸾额”中的“青丝”象征着什么? A. 女子的青春和美丽 B. 宫廷的高贵和庄严 C. 多变和不可捉摸 答案:A

  3. 诗中“人生行迹自有时”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人生的轨迹和时机自有安排 B. 人生的命运不可改变 C. 人生的命运多变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清平调·其一》: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的赞美,展现了她的美貌和才艺,与《卢姬曲》有相似之处。
  • 杜甫《丽人行》: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女子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卢姬曲》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李白《清平调·其一》与《卢姬曲》:两首诗都赞美了女子的美貌和才艺,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祝允明的诗更加细腻。
  • 杜甫《丽人行》与《卢姬曲》:两首诗都关注女性命运,但杜甫的诗更加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而祝允明的诗更加抒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文学史》: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
  • 《祝允明诗集》:深入了解祝允明的诗歌创作。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了解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