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灶遗丹》

时间: 2025-01-01 12:22:45

江清树绿鸟频啼,仙子丹成鼎未迷。

云母自馀怜俗客,欲从勾漏借刀圭。

意思解释

古灶遗丹

作者: 陈羔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江清树绿鸟频啼,仙子丹成鼎未迷。云母自馀怜俗客,欲从勾漏借刀圭。


白话文翻译:

江水清澈,树木苍翠,鸟儿频频啼叫;仙女的丹药已经炼成,仍未迷失方向。云母石对世俗之人倍感怜惜,想借助勾漏来得到刀和圭。


注释:

  • 江清: 江水清澈。
  • 树绿: 树木青翠。
  • 鸟频啼: 鸟儿不断啼叫。
  • 仙子: 指的是神仙或道教中的仙人。
  • 丹成: 指炼制丹药成功。
  • 鼎未迷: 鼎是古代烹饪的器具,通常与炼丹有关。这里可能指炼丹过程中的专注。
  • 云母: 一种矿物,古人常用其来制作镜子或装饰品。
  • 怜俗客: 对世俗的客人感到怜惜。
  • 勾漏: 古代的一种测量工具。
  • 刀圭: 古代的工具,通常用于切割或雕刻。

典故解析:

  • 丹药: 在古代文化中,丹药常常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代表着修道者追求的理想。
  • 仙子: 反映了道教文化中的神秘和超越世俗的追求。
  • 云母: 带有隐喻意义,象征着世俗与超凡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羔,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见长,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与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炼丹追求超凡脱俗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古灶遗丹》是一首充满道教意蕴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清新的自然环境,江水清澈,树木翠绿,鸟鸣声声,这一切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出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随着意境的推进,诗人提及“仙子丹成”,这似乎是将自然与超脱的境界结合在一起。炼丹的过程不仅是物质的追求,更是精神的升华。在这里,诗人似乎在反思自身的目标与追求,渴望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云母自馀怜俗客”一句,表现了云母石对世俗人的怜惜,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某种无奈和反思。诗的末尾提到“欲从勾漏借刀圭”,则可以看作一种对工具和手段的渴求,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目标时所需的努力和手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道教文化的反思,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追求理想的艰辛与复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江清树绿鸟频啼: 描绘自然环境,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 仙子丹成鼎未迷: 体现了对道教修炼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 云母自馀怜俗客: 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 欲从勾漏借刀圭: 反映了追求理想所需工具与努力。
  • 修辞手法:

    • 比喻: “仙子”比喻追求理想的人。
    • 对仗: 全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艺术感。
  • 主题思想: 诗中反映了对自然与超脱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江水: 清澈,象征纯净与宁静。
  • 树木: 代表生命与生机。
  • 鸟鸣: 传达生动与活力。
  • 丹药: 象征追求长生与理想的工具。
  • 云母: 反映世俗与超凡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包括哪些元素?

    • A. 山川
    • B. 江水、树木、鸟鸣
    • C. 花草
    • D. 乡村
  2. 仙子所炼的丹药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长生不老的追求
    • C. 人际关系
    • D. 诗人的懊悔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 同样充满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虽然主题不同,但都是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明代诗人陈羔研究》
  • 《道教文化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