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夜慈闱侍宴》

时间: 2025-01-01 12:47:40

云物如春护暖烟,慈闱和气更暄妍。

一元已向葭灰复,百福应随绣线添。

庵筑萱堂称寿斝,欢承五代绕芳筵。

酒阑不用扶鸠杖,玩月婆娑乐未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至夜慈闱侍宴
作者: 荣锡珩 〔清代〕

云物如春护暖烟,
慈闱和气更暄妍。
一元已向葭灰复,
百福应随绣线添。
庵筑萱堂称寿斝,
欢承五代绕芳筵。
酒阑不用扶鸠杖,
玩月婆娑乐未眠。


白话文翻译:

在云雾缭绕的春日暖烟中,
慈母的殿堂里气氛更加温暖美好。
元旦的气息已如葭灰般复苏,
百福也应如绣线般不断增添。
庵堂里萱草相伴,象征长寿的酒杯,
欢庆中五代子孙围绕着芳香的宴席。
酒席渐渐结束,不必用拐杖来扶持,
月下轻舞,乐趣未曾入眠。


注释:

  • 云物如春:形容天气温暖如春。
  • 慈闱:慈母的殿堂,表示母亲的温暖。
  • 一元:指元旦,象征新年。
  • 葭灰:一种植物,象征新生。
  • 百福:形容各类的祝福。
  • 萱堂:萱草,象征长寿。
  • 酒阑:酒席快要结束。
  • 扶鸠杖:比喻年老需要拐杖,表达对老人的关怀。

典故解析:

  • 五代:指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强调家庭和睦与代代相传的幸福。
  • 萱草:古人认为萱草能忘忧,象征长寿和美好的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荣锡珩,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崇尚文人雅士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家庭、母亲的敬仰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至之夜,恰逢家庭团聚的时刻,诗人通过宴席描绘了温暖美好的家庭氛围,表达了对母亲以及家庭团聚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夜的家庭团聚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温暖的氛围和浓厚的亲情。开篇的“云物如春护暖烟”便勾勒出了一幅温暖的图景,云雾如春日般温柔,暗示着冬至的温暖气息,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接下来的“慈闱和气更暄妍”则直接引入了母亲的形象,慈母的殿堂中,和气满溢,温暖而美丽,表达了对母爱的深切怀念。整个宴会的场景通过“欢承五代绕芳筵”得以进一步展开,五代儿孙围绕着芳香的宴席,展现了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诗中不仅有温情,还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酒阑不用扶鸠杖”一句,表达了即使酒席将近结束,老年人也不需要拐杖的支持,暗含着对健康长寿的祝愿。最后的“玩月婆娑乐未眠”,将场景推向高潮,生动地描绘了月下的欢愉,令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温暖的情感,成功地将冬至夜的家庭聚会渲染得温馨而充满生机,表达了对家庭、母爱的无尽眷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物如春护暖烟:冬至的云雾像春天一样温暖,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2. 慈闱和气更暄妍:母亲的房间更加温暖和谐,令人心情愉悦。
  3. 一元已向葭灰复:新年的气息开始复苏,如葭灰般重新焕发活力。
  4. 百福应随绣线添:祝福像细致的绣线一样不断增多,象征着生活的美好。
  5. 庵筑萱堂称寿斝:在庵堂中,萱草象征长寿,象征着对长寿的祝愿。
  6. 欢承五代绕芳筵:五代子孙围绕着香甜的宴席,描绘出家庭和睦的场景。
  7. 酒阑不用扶鸠杖:酒席将尽,年长者也不需拐杖,寓意健康长寿。
  8. 玩月婆娑乐未眠:在月光下轻舞,乐趣未尽,表现出欢愉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物如春”,将云雾比作春天,表现温暖。
  • 对仗:如“欢承五代绕芳筵”,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酒阑”“玩月”等意象,传递出欢庆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冬至夜的家庭团聚,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对家庭幸福的珍视,充满了温暖与希望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物:象征温暖、柔和的气候。
  • 慈闱:代表母亲的温暖和关爱。
  • 萱堂:象征长寿与幸福。
  • 芳筵:代表家庭团聚的欢乐气氛。
  • :象征宁静和欢乐,增添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云物如春”的意思是: A. 云雾如春天般温暖
    B. 云物如冬天般寒冷
    C. 云雾如秋天般清凉
    D. 云物如夏天般炎热

  2. “酒阑不用扶鸠杖”表达了什么? A. 年长者必须依赖拐杖
    B. 年长者健康无忧
    C. 酒席即将结束
    D. 年长者感到疲惫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描绘冬天的寒冷
    B. 表达对家庭的珍视
    C. 讨论历史事件
    D. 描写自然景色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长恨歌》 - 白居易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冬至夜慈闱侍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融合,但前者更偏重于自然的美,而后者则强调家庭的温暖。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