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花 其三》

时间: 2025-01-19 21:59:03

一谢芳菲更不还,谁何娇步独盘桓。

虽于物态为难有,却是时情总易阑。

日晒香肌难避暑,雪濡粉面亦禁寒。

等閒莫使人知处,长与诗家醉后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春花 其三
作者: 徐积 〔宋代〕

一谢芳菲更不还,
谁何娇步独盘桓。
虽于物态为难有,
却是时情总易阑。
日晒香肌难避暑,
雪濡粉面亦禁寒。
等閒莫使人知处,
长与诗家醉后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花的惋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感叹春花一旦凋谢便不再回来,谁会在此时独自徘徊呢?尽管在物质上难以拥有长久的美丽,但情感上却常常受到时光的侵扰。阳光炙烤着娇嫩的肌肤,雪水浸湿了粉嫩的面颊。希望不要让世人知晓这些隐秘的苦楚,愿与诗友们在醉酒之后共赏春花的美丽。

注释:

  • 芳菲:指花香和花色,常用来形容花的美丽。
  • 娇步:形容轻盈的步伐。
  • 物态:物质的状态,这里指花的美丽状态。
  • 时情:指时间和情感的变化。
  • 香肌:指娇嫩的肌肤。
  • 粉面:指娇嫩的面颊,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等閒:表示轻视、不在乎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积(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期的诗人,仕途不显,但在诗文上有一定造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花草、时节为题材,蕴含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之际,诗人用春花作为题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徐积的《长春花 其三》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中以长春花为引子,通过对花的描绘,引申出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开头两句“一谢芳菲更不还,谁何娇步独盘桓”,表达了春花凋谢之后再也无法复返的惋惜,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接着,诗人提到“虽于物态为难有,却是时情总易阑”,在这里,物质的美丽虽难以长久,但情感却总是受到时间的影响,这种深刻的思考引人深思。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用“日晒香肌难避暑,雪濡粉面亦禁寒”描绘了春花娇嫩的状态,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对生存的挑战。这种对美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感情深度。

最后两句“等閒莫使人知处,长与诗家醉后看”则展现了一种豁达的态度,尽管生活充满了艰辛和无奈,诗人依然希望与友人共饮畅谈,享受当下的美好。整首诗在清淡中透出一丝忧伤,既有对美的追求,又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谢芳菲更不还:一旦花期结束,繁华不再。
  2. 谁何娇步独盘桓:谁会在花谢之后独自徘徊?
  3. 虽于物态为难有:虽然在物质上难以拥有。
  4. 却是时情总易阑:但情感上却常常受到时间的侵扰。
  5. 日晒香肌难避暑:阳光灼热,娇嫩的肌肤难以承受。
  6. 雪濡粉面亦禁寒:雪水浸湿了娇嫩的面颊,亦难以抵挡寒冷。
  7. 等閒莫使人知处:希望世人不要知道这些隐秘的苦楚。
  8. 长与诗家醉后看:愿与诗友们在醉酒之后共赏春花的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美丽与人生短暂相联系。
  • 对仗:首尾句形成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花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生动地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春花:象征着青春与美好,尽管短暂却令人向往。
  • 芳菲: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香肌与粉面:代表了美丽的形象,承载着对美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芳菲”指的是什么? A. 香气
    B. 花色
    C. 美丽的事物
    D. 以上皆是

  2. 诗人希望“等閒莫使人知处”是出于什么心态? A. 傲慢
    B. 自卑
    C. 隐秘
    D. 享受

  3. 诗中提到的“日晒香肌难避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美好
    B. 无奈
    C. 欢愉
    D. 哀伤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与《长春花 其三》均以春天为主题,但前者着重描绘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后者则更关注于春花凋谢后的感慨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