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时间: 2025-01-04 06:39:14意思解释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作者: 岑参 〔唐代〕
诗歌内容
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
路盘石门窄,匹马行才通。
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
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箫声不可闻,此地留遗踪。
石潭积黛色,每岁投金龙。
乱流争迅湍,喷薄如雷风。
夜来闻清磬,月出苍山空。
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
回廊映密竹,秋殿隐深松。
灯影落前谿,夜宿水声中。
爱兹林峦好,结宇向谿东。
相识唯山僧,邻家一钓翁。
林晚栗初拆,枝寒梨已红。
物幽兴易惬,事胜趣弥浓。
愿谢区中缘,永依金人宫。
寄报乘辇客,簪裾尔何容。
白话文翻译
太乙星和太白星连在一起,山峦重叠不知有多少层。
山路曲折狭窄,骑马走进来才通。
太阳西下,寺庙在山中,林下偶遇支公。
昨夜在山北的时候,听到星星伴随着钟声。
秦女早已离去,仙台在中峰。
虽然箫声听不见,但这里留有遗迹。
石潭的水呈黛色,每年都能看到金龙。
湍流争先恐后,喷涌如雷暴风。
夜来听到清磬,月光照耀苍山空。
空山尽是清光,水和树影相映成趣。
回廊映照密竹,秋殿隐匿于深松。
灯光的影子落在溪前,夜宿水声的环绕中。
我爱这美丽的山峦,愿在溪东安家。
唯一的朋友是山中的和尚,邻居是个钓鱼的老人。
林中晚秋栗子刚拆,枝头寒梨已开始泛红。
幽静的环境容易使人愉悦,事情的乐趣更加浓厚。
愿意感谢这段缘分,永远依傍在金人宫。
寄给乘辇的客人,簪裾之间你又何容?
注释
- 太乙:指太乙星,古代五大行星之一。
- 太白:指金星。
- 石门:山中狭窄的通道。
- 支公:指古代名士,可能指某位隐士。
- 秦女:指古代美人,可能有关古代传说故事。
- 金龙:象征富贵,常用来形容水面涌动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字子美,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壮阔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豪情。生于边陲,经历了多次征战,诗风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岑参在冬夜宿于仙游寺南凉堂,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平静而又充实的内心世界。
诗歌鉴赏
岑参的《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是一首描写冬夜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诗。诗的开篇便以“太乙连太白”引入,象征着宇宙的浩渺与深邃,接着描绘出山路的崎岖与狭窄,这样的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身临其境的氛围。诗中对日落、星辰、月光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岑参通过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如“石潭积黛色”与“乱流争迅湍”,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敏感与热爱。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林中隐士和邻家钓翁的尊敬,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出诗人对人情和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乙连太白:引入宇宙的浩瀚,表明自然的神秘。
- 路盘石门窄:描绘出艰难的山路,暗示旅途的孤独。
- 日西倒山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
- 林下逢支公:人与自然的交融,朋友的相遇。
- 昨夜山北时:回忆过去,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星星闻此钟: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形成和谐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
- 对仗:如“空山满清光,水树相玲珑”,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星辰:象征着希望和梦想。
- 山水:代表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清磬:体现了人文的深厚与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太乙”指代的是哪颗星?
- A. 火星
- B. 木星
- C. 太乙星
- D. 土星
-
诗中提到的“支公”可能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隐士
- B. 将军
- C. 文人
- D. 商人
-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 A. 爱情
- B. 战争
- C. 自然与人文
- D. 历史
答案
- C. 太乙星
- A. 隐士
- C. 自然与人文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岑参的边塞诗与王维的山水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岑参诗中的豪情壮阔与王维的清幽淡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