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 留襄州 花草粹编卷七》
时间: 2025-01-19 16:53: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
兴废事,古今愁。
草封诸葛庙,烟锁仲宣楼。
英雄骨,繁华梦,几荒邱。
雁横别浦,鸥戏芳洲。
花又老,水空流。
著人何处在,倦客若为留。
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
白话文翻译
在高高的楚山上,回头望去襄州,兴亡的历史令人感到古今的忧愁。草木覆盖了诸葛亮的庙宇,烟雾缭绕在仲宣楼上。英雄的遗骨,繁华的梦境,几度化为荒丘。大雁横过别浦,海鸥在芳洲嬉戏。花已经凋零,水也空流不息。那位著名的人物如今在哪里?疲倦的客人又为什么留在这里?我在习池饮酒,庞陂钓鱼,闲游于鹿门之间。
注释
- 楚山:指楚国所辖的山脉,具有历史和地理意义。
- 襄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历史上多次兴衰。
- 兴废:指兴盛与衰败。
- 诸葛庙:指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庙宇。
- 仲宣楼:指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提到的楼阁,象征着文学和历史的积淀。
- 雁横别浦:描绘秋天的意象,雁阵飞过河边。
- 倦客:疲惫的旅人,象征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宪,元代诗人,因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体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感慨,常常借古喻今,表达对时事的关切。
创作背景
《三奠子 留襄州》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历史更替之际。诗人站在楚山之巅,凭吊历史,抒发对过去英雄与繁华的惋惜,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远的视角开启,描绘了楚山的壮丽和襄州的历史沧桑。诗人通过“兴废事,古今愁”传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感悟,表现出一种对过往英雄和繁华梦境的惋惜。诸葛庙和仲宣楼的草木苍苍,象征着历史的遗忘和时间的流逝,增强了诗歌的沉重感。
在“雁横别浦,鸥戏芳洲”中,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哀伤的氛围,帮助读者感受到自然与历史交织的复杂情感。最后几句“倦客若为留”更是引人深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与迷茫。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象映衬历史人物的壮丽与悲凉,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通过对历史的回望,诗人不仅传达出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时代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高处俯瞰,象征着对历史的远眺与思考。
- 兴废事,古今愁:结合历史的兴衰,引发内心的忧愁。
- 草封诸葛庙,烟锁仲宣楼:历史遗迹被自然覆盖,营造出苍凉的意境。
- 英雄骨,繁华梦,几荒邱:英雄的遗骸与繁华的梦已化为荒丘,反映时间的无情。
- 雁横别浦,鸥戏芳洲:描绘自然景象,增添诗歌的生动性。
- 花又老,水空流:时间流逝,生命无常。
- 著人何处在,倦客若为留:对名人的追问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 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描绘悠闲的生活方式,反衬内心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草木覆盖象征历史被遗忘。
- 拟人:雁和鸥的行为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语言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山:象征历史的厚重。
- 襄州:寓意繁华与衰落的交替。
- 诸葛庙:代表英雄的纪念,历史的痕迹。
- 雁与鸥: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楚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北省
- B. 四川省
- C. 江西省
-
“兴废事,古今愁”中的“兴废”是指?
- A. 兴起与衰落
- B. 兴趣与废弃
- C. 兴亡与休止
-
诗中的“倦客”指的是什么人?
- A. 游客
- B. 疲惫的旅行者
- C. 诗人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首诗都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反映出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慨。李白的作品更加奔放,而高宪则显得更加沉静和深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高宪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