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清浪轩送春)》
时间: 2025-01-17 10:27:5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贺新郎(清浪轩送春)
作者: 严仁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碧浪摇春渚。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
问花亦漂流良苦。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
同此恨,有飞絮。人生聚散元无据。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
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君不见千金求赋。
飞燕婕妤今何在,看粘云江影伤千古。流不云,断魂处。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浪潮轻轻摇动着岸边,虚空的檐下,葡萄藤随风飘荡,翠绿色的绸缎在舞动。沿着曲折的小路走过,载着落花向东飘去。问花也感到漂流的苦楚,花儿不能言语却一定有怨恨,这恨意都被春风误解了。与这同样的恨,还有那飞舞的柳絮。人生的聚散本无凭据,只能在栏杆边对饮,感叹苹州的春暮。嫉妒那种色彩绚丽的空自怅惘,泪水湿透了世间的儿女情。你难道没见千金求赋的才子佳人的飞燕婕妤,如今都在哪里呢?看那缠绵的云影在江上,令人伤感千古。流不尽的云,断魂的地方。
注释:
- 碧浪:青色的波浪。
- 春渚:春天的水边。
- 浸虚檐:浸润在虚空的屋檐下。
- 翠绡:绿色的绸缎,这里指舞动的绸缎。
- 飞絮:春天飘落的柳絮,象征着无常。
- 苹州:苹州指代一处美丽的地方,可能与春天的景色有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严仁,字元伯,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在青春逝去和情感流失的背景下。
诗歌鉴赏:
这首《贺新郎(清浪轩送春)》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既美好又哀伤的情感。诗中描绘的春浪、落花、飞絮等意象,交织出一种生命的流转与无常。开篇的“碧浪摇春渚”便引人入胜,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接着“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则进一步增强了春日的生动感。
诗中“问花亦漂流良苦”,通过对花的提问,进一步深化了对漂流与无奈的思考,花儿不能言语,但内心的怨恨却是可以感知的,这种抒情方式极具感染力。接下来的“人生聚散元无据”,则将个人的情感升华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淡然与接受。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极为丰富,既有春天的生机勃勃,也有对逝去青春的感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予读者深刻的思索和感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浪摇春渚。:描绘春天的波浪,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氛围。
- 浸虚檐蒲萄滉漾,翠绡掀舞。:细腻描写屋檐下的葡萄,展现春风中舞动的美丽。
- 委曲经过台下路,载取落花东去。:表达了落花随风而去的无奈。
- 问花亦漂流良苦。:通过对花的提问,反映了诗人的情感。
- 花不能言应有恨,恨十分都被春风误。:暗示花儿虽无言,内心的怨恨却是深刻的。
- 同此恨,有飞絮。:飞絮同样象征着无常与流逝。
- 人生聚散元无据。:人生的相聚与离散缺乏依据与规律。
- 尽凭阑一尊相对,苹州春暮。:在栏杆边独酌,与春天的美景相对。
- 嫉色冲冲空怅望,泪尽世间儿女。: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怨恨与对人世情感的深深惋惜。
- 君不见千金求赋。:反问对方,如何能看到那些曾经辉煌的才子佳人。
- 飞燕婕妤今何在,看粘云江影伤千古。:怀念曾经的美好与逝去的青春。
- 流不云,断魂处。:结尾留给人无限的遐想,流逝的云影如同断魂之处。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误解花儿的恨。
- 拟人:花儿被赋予了感情,能感受到怨恨。
- 对仗:诸多句子均呈现对仗工整之美,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赞美,同时通过对花、飞絮等意象的描绘,引发对人生无常与情感流逝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与失去的双重感受。
意象分析:
- 碧浪: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落花:代表了美好事物的流失,暗示了无常。
- 飞絮: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阑杆:作为诗人感怀与独酌的场所,象征着孤独与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问花亦漂流良苦”意指: A. 花儿的美丽
B. 花儿的无奈与漂泊
C. 花儿的香气 -
“嫉色冲冲空怅望”中的“嫉色”主要表达: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美好事物的羡慕与惋惜
C. 对自身的自信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临江仙》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严仁的《贺新郎》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的作品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爱情的缠绵与思念。两者均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哀伤,但表现形式各异,情感基调也有明显的差别。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词的艺术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