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时间: 2025-01-19 15:35: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贺新郎
作者: 柴望 〔宋代〕
满酌西湖酒。觉湖山依然未老,游人如旧。
数过清明才六日,欲暖未晴时候。
正画舫春明波透。记得名园曾驻马,
锦鞍鞯浅映堤桥柳。寻胜赏,重回首。
不妨旋摘枝头有。喜青青垂丸带子,
脆圆如豆。想是和羹消息近,
报与醉翁太守。道玉铉有人启奏。
红药当阶明似锦,觉娇莺无燕皆称寿。
唱此曲,付红袖。
白话文翻译:
我在西湖边满饮美酒,感觉湖光山色依旧没有衰老,游人依然如故。
清明节过后才六天,天气欲暖却仍未晴好。
此时正是春日,画舫在明亮的波光中游弋。我记得曾在名园中驻马,
华丽的鞍具在堤岸柳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浅。我寻求胜景,重回首望。
不妨去摘取枝头的果实,喜见那青翠的垂丸带子,
脆嫩圆润,犹如豆子。想必是和羹的消息快要传来了,
要将此事告诉醉翁太守。听说有人奏报玉铉。
红色的花药在台阶上如锦绣般绚丽,
我觉得娇莺无燕,皆为寿宴祝贺。我唱此曲,交给红袖。
注释:
- 满酌:满满地饮酒。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 游人如旧:游人的景象和往日一样,表现出时光荏苒,但景色依然如故。
- 清明:指清明节,春季节气之一。
- 画舫:装饰华丽的船只。
- 锦鞍鞯:华丽的马鞍和鞍垫。
- 垂丸带子:指一种果实,形状如豆,象征丰收和喜悦。
- 醉翁:指陶渊明,常与饮酒、田园生活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柴望,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洒脱,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繁华盛世。诗人借助西湖的美景,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贺新郎》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结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诗中描绘了西湖春日的美丽景色,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的“满酌西湖酒”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接下来的描写则揭示了湖山依旧,游人如故的景象,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恒久。尤其是在“数过清明才六日,欲暖未晴时候”中,诗人通过对清明节后的天气变化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诗中还提到“画舫春明波透”,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的水波荡漾,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回忆在名园驻马的情景,锦鞍鞯浅映衬着美好的自然,展现了他对过往的眷恋。最后,诗人以“唱此曲,付红袖”结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祝愿,情感真挚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酌西湖酒:以酒会友,表达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 觉湖山依然未老,游人如旧:湖光山色不变,反映自然的永恒。
- 数过清明才六日,欲暖未晴时候:时光流逝,天气尚未转暖,暗含惆怅。
- 正画舫春明波透:春日的船只在水面上游动,画面生动。
- 记得名园曾驻马:回忆往昔,寄托情感。
- 锦鞍鞯浅映堤桥柳:细腻的描写,展现美好的自然和生活。
- 寻胜赏,重回首:寻找到美景,回首往昔。
- 不妨旋摘枝头有:勇于追求美好,展现活力。
- 喜青青垂丸带子,脆圆如豆:象征丰收与喜悦。
- 想是和羹消息近:暗示生活的美好即将来临。
- 报与醉翁太守:传递好消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 道玉铉有人启奏:传达喜讯,显示对生活的期待。
- 红药当阶明似锦:描绘美丽的春花,象征繁荣。
- 觉娇莺无燕皆称寿:生命的延续与祝福,情感真挚。
- 唱此曲,付红袖:将心中的情感通过歌曲传递出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药当阶明似锦”,将花与锦绣相提并论,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如“觉娇莺无燕皆称寿”,生动地赋予了鸟类以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词在用词和结构上都显得对称和谐,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西湖的春日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情感细腻而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湖:象征美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 游人:象征生活的流动与变迁。
- 春: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果实:象征丰收与喜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所描绘的主要景象是哪个地方?
- A. 黄山
- B. 西湖
- C. 泰山
- D. 长江
-
诗中提到的“红药”象征什么?
- A. 辛苦
- B. 美丽与繁荣
- C. 愁苦
- D. 失落
-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
- A. 失落
- B. 喜悦与怀念
- C. 愤怒
- D. 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临江仙》 - 李煜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贺新郎》相比,更加侧重于夜晚的静谧和思念的情感。
- 《临江仙》:展现了对过往情感的回忆,情感上更加悲伤,与《贺新郎》的喜悦基调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柴望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