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赞六首》
时间: 2025-01-01 12:39: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观世音赞六首》 黄庭坚 〔宋代〕
圣慈悲愿观自在,海岸孤绝补陀岩。
贯花缨络普庄严,度生如幻现微笑。
有一众生起圆觉,即现三十二应身。
壁立千仞无依倚,住空还以自念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愿望,形象地描绘了菩萨在海岸孤独的补陀岩上,装饰着花缨,显得庄严而神圣。她帮助众生渡过生死之苦,似乎在幻影中微笑着出现。如果有一个众生觉悟,菩萨便现出三十二种形象来帮助他们。无论在什么高耸的孤崖上,菩萨都能以自己的力量自我安住于虚空之中。
注释
- 观自在:即观世音,佛教中代表慈悲的菩萨。
- 补陀岩:指的是补陀落山,传说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 贯花缨络:形容菩萨被花缨装饰,象征庄严美丽。
- 度生如幻:帮助众生渡过生死之苦,如同梦幻般的存在。
- 三十二应身:指观世音菩萨能变化出三十二种不同的形象来救助众生。
- 壁立千仞:形容高耸的岩壁,表示孤独和险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翁,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及文学理论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长诗词创作,风格独特,常以豪放、清新和幽默著称。
创作背景
《观世音赞六首》是黄庭坚在对佛教信仰和观世音菩萨的崇敬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慈悲和救助众生的向往。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背景下,佛教思想深入人心,影响了许多文人的创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观世音菩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慈悲、救赎以及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比如“海岸孤绝补陀岩”,展现了菩萨的孤独和伟大。菩萨的存在,就像“贯花缨络普庄严”一般,象征着庄重与美丽,同时也暗示着她对世界的慈悲心。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有一众生起圆觉”,这体现了一种希望和觉悟的主题,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则意味着她的普遍性和灵活性,能够以不同的形象适应不同的众生,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最后一句“住空还以自念力”则强调了菩萨的超然和自我内省,显示了她不依赖外物而自我安住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观世音菩萨的赞美,更是对人生苦难的反思和对救赎希望的寄托,展现了深厚的宗教情感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慈悲愿观自在:开头引出主题,表达观世音菩萨的圣洁与慈悲。
- 海岸孤绝补陀岩:描绘菩萨栖息的环境,突出其孤独的美与神秘。
- 贯花缨络普庄严:通过花缨的装饰,展现菩萨的庄严形象。
- 度生如幻现微笑:菩萨帮助众生,犹如梦幻般的存在,传达出柔和的微笑。
- 有一众生起圆觉:只要有众生觉悟,菩萨便会显现。
- 即现三十二应身:菩萨能以多种形象出现,表明其无所不在的救助能力。
- 壁立千仞无依倚:展现孤傲的景象,突出菩萨的独立。
- 住空还以自念力:强调菩萨的内在力量,体现一种超脱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度生如幻”形容菩萨的救助如梦幻般轻柔。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海岸”、“补陀岩”等意象,营造出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观世音菩萨的赞美,表达了慈悲、救赎和对众生的关怀,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观世音:象征慈悲和救赎。
- 补陀岩:代表孤独和超脱的道场。
- 花缨:象征美丽和庄严。
- 众生:代表需要救助的人类,体现佛教的普世思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观世音菩萨的象征是什么? A. 智慧
B. 权力
C. 慈悲
D. 财富 -
“有一众生起圆觉”中的“圆觉”指的是什么? A. 醒悟
B. 迷失
C. 知识
D. 喜悦 -
诗中提到的“三十二应身”表示什么? A. 菩萨的多重身份
B. 众生的不同形态
C. 精神的觉醒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C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悲咒》:描写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经典佛教经文。
- 《观音菩萨赞》:其他诗人对观世音菩萨的赞美作品。
诗词对比
- 比较黄庭坚的《观世音赞六首》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超然存在,但黄庭坚更侧重于慈悲和救助的精神,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山水之美。
这种对比显示了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诠释,体现了各自的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关于古典诗词的选集。
- 《黄庭坚全集》:黄庭坚的诗文集,包含他的主要作品及注释。
- 《佛教文化与文学》:研究佛教对文学的影响的相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