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游颐和园》
时间: 2025-01-04 10:50: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游颐和园
作者:钟敬文
节过清明,西海畔群花闹春。
经行处蜜蜂喧嚷,丽日温暾。
照水丁香描倩影,傍山繁杏郁红云。
有辛夷千朵绛灯明,尤绝伦。
蟊贼据,虎狼屯。
游赏地,是非门。
正百年如驶,沧海扬尘。
兴替丛谈归野史,风光此日乐人民。
看眼前无数小英豪,红领巾。
白话文翻译
清明节刚过,西湖边上百花争艳,春意盎然。
走过的地方蜜蜂在喧闹,阳光温暖明媚。
水面上,丁香花的倒影美丽动人,旁边的山上杏花开得鲜红。
有千朵辛夷花如红灯般明亮,实在独一无二。
那些土匪和恶狼在这里盘踞,
游玩的地方却是是非之地。
正如百年如飞,沧海扬尘。
兴衰的故事在这里变为野史,今日的风光让人民欢喜。
眼前无数的小英雄们,佩戴着红领巾。
注释
- 清明:春季节气,通常在4月5日左右,象征春回大地。
- 西海:指颐和园内的西湖。
- 蜜蜂喧嚷:描绘春日花香四溢,蜜蜂忙碌的景象。
- 辛夷:一种花,开花时艳丽如灯。
- 蟊贼:指小偷、土匪等坏人。
- 是非门:常指是非之地,争执不断的地方。
- 百年如驶:形容时间飞逝。
- 红领巾:指少先队员的标志,象征着少年儿童的朝气蓬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钟敬文(近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生于清末,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动荡,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和社会风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游览颐和园时,正值春天,万物复苏,诗人在游赏之际,感慨社会的变迁与历史的兴衰,抒发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事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游颐和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与思考。开篇以“节过清明,西海畔群花闹春”引入,描绘出春天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蜜蜂喧嚷”和“丽日温暾”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温馨与繁忙。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
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社会,提到“蟊贼据,虎狼屯”,暗示了社会的不安与动荡。“游赏地,是非门”更是揭示了即使在美丽的自然中,也存在着人事的纷争和矛盾。诗的最后部分,诗人感慨历史的变迁,提到“兴替丛谈归野史”,显示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怀。通过对比,诗人将眼前的美景与社会的现实相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节过清明,西海畔群花闹春:描绘清明节后的春天,西湖边的花朵争相开放,生机勃勃。
- 经行处蜜蜂喧嚷,丽日温暾:蜜蜂在花间飞舞,阳光温暖,渲染出春的气息。
- 照水丁香描倩影,傍山繁杏郁红云:水中的丁香花影美丽动人,山边的杏花红得如云彩般浓郁。
- 有辛夷千朵绛灯明,尤绝伦:辛夷花如红灯般璀璨,突出其独特之美。
- 蟊贼据,虎狼屯:描绘社会的不安与混乱,暗示外有侵犯者。
- 游赏地,是非门:游览的地方却充满是非争执,反映社会现实。
- 正百年如驶,沧海扬尘:时间飞逝,历史的变迁如同海上的风沙。
- 兴替丛谈归野史,风光此日乐人民:历史的兴衰变化成为野史,今日的风光让人民欣喜。
- 看眼前无数小英豪,红领巾:描绘当代少年儿童的朝气,象征希望与未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辛夷千朵绛灯明”,将花比作灯,突显其美丽。
- 拟人:如“蜜蜂喧嚷”,使自然界的生物具有人类的行为。
- 对仗:如“蟊贼据,虎狼屯”,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事的纷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对人民的关怀与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花:代表着生命的美好与繁华。
- 蜜蜂:象征着勤劳与生机。
- 红领巾:象征着新时代的少年与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海”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西湖
- B. 西海岸
- C. 西南地区
-
诗人用哪个意象来象征未来的希望?
- A. 蜜蜂
- B. 红领巾
- C. 辛夷花
-
“蟊贼据,虎狼屯”表达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 A. 祥和
- B. 动荡
- C. 安宁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泊船瓜洲》 by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其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静谧与和谐,而钟敬文的《满江红》则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钟敬文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