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东泉作》
时间: 2024-12-29 18:52:55意思解释
引东泉作
作者: 元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东泉人未知,在我左山东。
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
宿雾含朝光,掩映如残虹。
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
众源发渊窦,殊怪皆不同。
此流又高悬,飞在长空。
山林何处无,兹地不可逢。
吾欲解缨佩,便为泉上翁。
白话文翻译:
东边的泉水无人知晓,正好在我左边的山头上。
我把它引到山旁,水流缓缓落到庭院中。
晨雾弥漫,笼罩着朝霞,映照着如同残留的彩虹。
有时雨丝飘洒,随清风轻轻飘落。
众多泉源从深渊中涌出,各具奇特风貌。
这泉水悬挂在高空,仿佛飞在长空之中。
山林何处没有泉水,这里却难以相逢。
我想解下自己的缨帽,便愿意做泉水的主人。
注释:
- 东泉: 指东边的泉水,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清新。
- 引之: 引水,拉水的意思。
- 宿雾: 指清晨的雾气。
- 如残虹: 比喻水面映照的美丽景象。
- 众源: 许多泉水源头。
- 渊窦: 深渊,水流出的小洞。
- 高悬: 悬挂在高处。
- 解缨佩: 解下帽子,表示归隐的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约公元 780—831),字仲舒,唐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对自然美的探索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时期。诗中表现了对东泉的赞美,反映了诗人渴望归隐山林的心境。
诗歌鉴赏:
《引东泉作》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山水诗,诗中通过对泉水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东泉人未知”引入,引发读者的好奇。接着,通过“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的描绘,让泉水的流动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宿雾含朝光,掩映如残虹”呈现出清晨的宁静和美丽,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在“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中,诗人将泉水与雨水交融,营造了一个生动的自然场景,给人以清新之感。
最后,在“吾欲解缨佩,便为泉上翁”中,诗人表达了想要归隐田园、享受自由的愿望,情感真挚而动人。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更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泉人未知: 引入泉水,表现其不为人知的神秘。
- 引之傍山来,垂流落庭中: 描述泉水的流动,表现出山水间的和谐。
- 宿雾含朝光: 清晨的雾气和阳光交织,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 掩映如残虹: 比喻泉水的映照效果,增强了自然之美。
- 有时散成雨,飘洒随清风: 描述泉水与风的互动,增添了动态美。
- 众源发渊窦,殊怪皆不同: 强调泉水源头的多样性,表现自然的丰富。
- 此流又高悬,飞在长空: 形象地描绘泉水的高悬状态,增强了诗的气势。
- 山林何处无,兹地不可逢: 表达对自然美的渴望,但又感到难以寻觅。
- 吾欲解缨佩,便为泉上翁: 体现诗人归隐的愿望,展现出淡泊名利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掩映如残虹”,形象地描绘泉水的美丽。
- 拟人: “有时散成雨”,赋予泉水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 代表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源泉。
- 雾: 象征着神秘和梦幻的氛围。
- 光: 代表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 雨: 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与循环。
- 山林: 代表隐逸的理想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泉水位于哪个方向?
A) 北边
B) 东边
C) 西边
D) 南边 -
诗人希望什么样的生活?
A) 追求功名
B) 归隐山林
C) 在城市生活
D) 漂泊四方 -
“有时散成雨”中的“散成雨”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泉水
C) 雾气
D) 阳光
答案:
- B) 东边
- B) 归隐山林
- B) 泉水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二者在表现自然之美及内心情感上有共通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结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