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愁曲
作者: 杨基 〔明代〕
小楼十日听雨卧,
春云作团拂帘过。
金黄杨柳晓初匀,
雪白梨花春半破。
东家胡蝶飞无数,
西邻燕子归两个。
玉关万里尺书稀,
春风不似春愁大。
白话文翻译:
在小楼里躺了十天,听着雨声,春天的云朵像团雾一样轻轻拂过窗帘。金黄色的杨柳在清晨的阳光下初显娇嫩,雪白的梨花在春天的中段开始凋零。东边的家中蝴蝶飞舞无数,西邻那边的燕子却只归来了两只。远在玉关的书信稀少,春风的温暖比起心中的愁绪却显得微不足道。
注释:
- 小楼:指小房子,常用作诗人隐居或抒情的场所。
- 十日:十天,形容时光的漫长。
- 拂帘:轻轻摇动窗帘。
- 金黄杨柳:春天的杨柳,象征生命的复苏。
- 雪白梨花:梨树的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胡蝶:蝴蝶,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
- 玉关:指的是远方(如边疆),象征离别与思念。
典故解析:
“玉关”是历史上著名的边关,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思乡之情。诗中提到的“尺书稀”意指与远方亲友的联系稀少,增加了诗的愁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以及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春愁曲》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在特定季节中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诗人却因环境或心境的缘故,感受到春愁。
诗歌鉴赏:
《春愁曲》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浓郁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内心的愁苦。作品开头“十日听雨卧”即设置了一个静谧、孤独的氛围,诗人在小楼中静静地听着雨声,体现出一种无奈的沉寂。接着,诗人用“春云作团拂帘过”描绘了春天的轻柔,给予读者一种温暖而又惆怅的感觉。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金黄杨柳”和“雪白梨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春的生机,后者则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消逝。接下来的描写中,东家的蝴蝶与西邻的燕子,分别代表着春天的活力与孤独的归属感,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愁绪。
最后两句“玉关万里尺书稀,春风不似春愁大”则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结合,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春天的复杂感受。整体来看,诗歌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楼十日听雨卧:在小楼里躺了十天,听着雨声,暗示了长时间的孤独。
- 春云作团拂帘过:春天的云朵轻轻拂过窗帘,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金黄杨柳晓初匀:清晨的杨柳展现出春天的生机,象征希望与新生。
- 雪白梨花春半破:梨花开始凋零,象征春天的短暂,暗含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 东家胡蝶飞无数:东边的家中蝴蝶飞舞,表现出春天的活力。
- 西邻燕子归两个:西邻的燕子归来却只有两只,暗示孤独与失落。
- 玉关万里尺书稀:远离亲友,书信稀少,表现出思乡之情。
- 春风不似春愁大:春风的温暖无法与内心的愁苦相比,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冲突。
修辞手法:
- 比喻:春云作团,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
- 对仗:如“东家胡蝶飞无数,西邻燕子归两个”,构造了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与对内心愁苦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楼:象征隐逸与个人空间。
- 杨柳:象征生命的复苏。
- 梨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
- 胡蝶:象征春天的生命力。
- 燕子:象征归属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黄杨柳”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复苏
B. 孤独的感受
C. 春天的结束 -
“春云作团拂帘过”中的“春云”属于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
诗人对春风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温暖
B. 轻柔
C. 无法抵挡春愁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江南春》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春愁曲》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侧重于春天的愁绪,后者则更多表现孤独中的自得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杨基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