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宦依东海,孤城隔戍烟。
花疏寒食后,人远暮帆前。
深巷编蒲履,斜岗种木绵。
毋烦厌荒寂,微禄有畬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薄宦(地位低微的官员)在东海边的孤独生活。孤城被戍楼的烟雾所隔,寒食节后花儿稀疏,远方的朋友乘着黄昏的帆船离去。诗人在深巷中编织蒲草鞋,在斜坡上种植木棉。尽管生活荒凉寂寞,但他不必烦恼,微薄的俸禄也能养活他在田地里辛勤耕作的生活。
注释
- 薄宦:指地位低微的官员,形容诗人仕途不顺。
- 东海:指中国东部的海域,象征远离故乡的孤独。
- 寒食:寒食节,春季节日,习俗上禁火,吃冷食,代表春天的结束。
- 深巷:指幽静的小巷,象征诗人的孤独和隐居生活。
- 蒲履:用蒲草编织的鞋,象征简朴的生活。
- 木绵:木棉花,开花时鲜艳,象征生活的希望。
- 毋烦:不要烦恼,表现出诗人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1560年),字宗甫,号澄江,明朝人,曾任官职。其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杨基被贬至东海边的某个孤城时,反映了他在官场失意后,寄情于田园,追求一种宁静而简朴的生活。
诗歌鉴赏
《送王仲容之上海》是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自我的孤独生活,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开头两句“薄宦依东海,孤城隔戍烟”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身处的环境,东海的辽阔和孤城的隔绝,加深了那种孤独感。接下来的“花疏寒食后,人远暮帆前”则通过节令的变迁和人际的疏远,表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悲凉。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荒凉时,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毋烦厌荒寂,微禄有畬田”,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安然,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意境幽远,情感真挚,在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同时,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然,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宦依东海:薄宦指地位低微的官员,诗人在东海边生活,暗示他被贬的境况。
- 孤城隔戍烟:孤独的城市被守卫的烟雾隔开,描绘出一种隔绝与孤立感。
- 花疏寒食后:寒食节之后,花朵稀疏,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流逝。
- 人远暮帆前:朋友远行,夕阳下的帆船,突出诗人与友人的离别。
- 深巷编蒲履:诗人闲居于深巷,编织蒲草鞋,展现其朴实的生活。
- 斜岗种木绵:在斜坡上种植木棉,意象生动,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
- 毋烦厌荒寂:强调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不因环境而感到厌烦。
- 微禄有畬田:微薄的俸禄也可以养活自己,体现出自给自足的生活哲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薄宦依东海,孤城隔戍烟”,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如“寒食”、“暮帆”,富有象征意义,表现出时光流逝与孤独感。
- 比喻:将生活的简单与宁静比作田园生活,表现出淡泊明志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与安然。通过对自然与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表现出在困境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意象分析
- 东海:象征着远方与孤独。
- 孤城:代表着孤立与被遗忘的状态。
- 寒食: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蒲履:象征着朴素与简单的生活。
- 木绵:代表着生命的希望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薄宦”指的是什么? A. 低微的官员
B. 高级官员
C. 商人 -
“寒食”节日的特点是什么? A. 吃热食
B. 禁火吃冷食
C. 祭祖 -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厌烦
B. 满足
C. 悲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王维》 by 孟浩然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更强调旅途的急迫与奔放。
- 《静夜思》 by 李白:表达了孤独的思乡情感,更具抒情性。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