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怀亭独立有感》
时间: 2025-01-04 11:48: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放怀亭独立有感
作者:陆游 〔宋代〕
苇丛枯倒蓼花红,小立东湖更向东。
委肉本知居几上,翦翎何恨著笼中。
一筇信脚乾坤迮,百榼浇愁宠辱空。
谁道穷途知旧少,此心念念与天通。
白话文翻译
在枯萎的芦苇丛中,红色的蓼花依然盛开,我在东湖边小立,目光越过湖面向东望去。身躯本是知道应该居于何处,然而即使被困在笼中,翅膀也不应感到遗憾。我手握一根竹杖,自信地走遍天地,心中百般愁苦,荣辱都显得空洞无物。谁说穷途之中就会少了旧日的情怀呢?我的心念念不忘,始终与天相通。
注释
- 苇丛:芦苇丛,生长在水边的植物。
- 蓼花:蓼,是一种水边植物,花色鲜红,象征着生命力。
- 委肉:指身体,汉语中用“肉”来代指肉体。
- 翦翎:意为剪去羽毛,象征失去自由。
- 筇:竹杖,一种用竹子制成的手杖。
- 乾坤迮:指天地辽阔,形容万物的变化。
- 百榼:指百种愁苦,形容心中忧虑重重。
- 宠辱:荣幸与耻辱,表示对世俗评价的看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成就卓著。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的遭遇和国家的兴亡为题材,表达深厚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个人失意之际,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他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放怀亭独立有感》是陆游在晚年时的作品,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开篇以“苇丛枯倒蓼花红”描绘了自然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东湖的景色不仅是自然的描摹,更是他内心的映射。
诗中“委肉本知居几上”一语,透出对世俗身份的反思,似乎对肉体的限制感到无奈,但又不失坚定。紧接着“翦翎何恨著笼中”则表达了对自由被束缚的无奈与不满,显示了他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心怀壮志的情怀。
“一筇信脚乾坤迮”,诗人以竹杖为伴,信步于天地之间,象征着他依然保持对生活的信心和探索的勇气。最后两句“谁道穷途知旧少,此心念念与天通”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现出他心灵与天地的沟通,强调了内心的坚持与追求,尽管身处困境,依然与天地同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苇丛枯倒蓼花红:描绘了自然景象,突显生命的力量。
- 小立东湖更向东:表现诗人的孤独与思索。
- 委肉本知居几上:反映对世俗身份的思考。
- 翦翎何恨著笼中:表达对自由的渴望与无奈。
- 一筇信脚乾坤迮:象征勇气与无畏。
- 百榼浇愁宠辱空:表达对荣辱的看淡。
- 谁道穷途知旧少:质疑对困境的看法。
- 此心念念与天通:强调心灵的追求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翦翎”比喻失去自由。
- 对仗:整首诗采用对仗的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自然景物象征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苇丛:象征生命的顽强。
- 蓼花:象征美好与希望。
- 竹杖:象征坚韧与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蓼花”是什么颜色的?
- A. 白色
- B. 红色
- C. 黄色
- D. 蓝色
-
“翦翎”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失去
- C. 美好
- D. 快乐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 A. 苇丛
- B. 蓼花
- C. 竹杖
- D. 湖水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思乡之情。
- 《登高》:杜甫的作品,抒发对国家和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山中杂诗》(王维)与《放怀亭独立有感》在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结合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倾向于表现宁静的心境,而陆游则强调对自由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以上是《放怀亭独立有感》的详细解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