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忧患感叹二首
老去情怀已不胜,
愁边灾患更相仍。
胸中莫著伤心事,
东处销时西处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去与忧愁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心的情感愈发难以承受,忧虑与灾难接踵而至。诗人希望在心中不要再思念那些令人伤心的事情,因为时间在东边消逝,在西边又会重新开始。
注释:
- 老去:指年老,强调岁月的流逝。
- 情怀:指内心的情感、情绪。
- 不胜:无法承受,承受不住。
- 愁边:忧愁的边缘,形容忧愁不断。
- 灾患:灾难和疾苦。
- 莫著:不要挂念。
- 伤心事:令人伤心的事情。
- 销时:消逝时间。
- 生:重生,重新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诗、词、文,尤其以诗歌成就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表达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身处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困扰的时期。诗人以自身的老去和忧虑为主题,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年老时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首句“老去情怀已不胜”直接切入主题,表明了诗人对衰老的敏感与无奈。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感受到内心的情感愈加沉重,愁苦与灾难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第二句“愁边灾患更相仍”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表明忧愁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减少,反而愈发明显。诗人通过对生活苦难的反思,展现了对未来的不安与忧虑。
在下半部分,诗人试图用理智来抵御这些负面情绪,“胸中莫著伤心事”是对自我的劝诫,希望能够放下心中的伤痛,而“东处销时西处生”则展现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尽管生活中充满了挑战与忧虑,但时间的流逝也意味着新的开始,诗人试图以此来释怀。
整首诗情感细腻,既有对衰老的感慨,又有对生活的思索,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体验和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去情怀已不胜:表达了对年老的感慨,内心情感愈加脆弱。
- 愁边灾患更相仍:忧愁与灾难交织,不断相随,形成生活的双重压力。
- 胸中莫著伤心事:劝诫自己不要挂念那些令人伤心的事情。
- 东处销时西处生:时间在东边消逝,在西边又重新开始,暗示着生活的循环与新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处销时,西处生”,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时间的消逝象征着生活的变化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老去所带来的情感负担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扰时的无奈与抗争,最终向往在痛苦中寻求新的开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愁边:体现了生活中的忧虑与困扰。
- 灾患:象征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苦痛。
- 销时、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老去”主要是指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心理的变化
- C. 生活的变化
- D. 以上皆是
-
“东处销时西处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过去的留恋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时间的感慨
-
诗人在诗中希望自己不要挂念什么?
- A. 生活的美好
- B. 伤心的事情
- C. 朋友的离去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同样描绘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忧虑。
- 《登高》 - 杜甫:展现了年老时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深思。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 李白: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杨万里的忧虑形成对比。
- 《夜泊牛津》 - 王维:同样有对时间与生活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更加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歌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