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其二 题吷盦填词图》
时间: 2025-01-04 12:34: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石州慢 其二 题吷盦填词图
作者:郭则沄(清代)
一枕新霜,啼过夜乌,相伴垂白。江南怨煞兰成,断送旧春谁惜。行吟倦矣,况是酒醒天涯,重帘销尽莺花迹。迸泪染吴绡,祗鲛珠空织。孤寂。藜床恋晚,蕙帐惊寒,梦边龙石。画取风情,珍重残山留碧。鸾肠易损,更费几许清愁,伤秋分付闲筝笛。影事黯镫前,尽番番追忆。
白话文翻译
在新霜的夜晚,我在枕头上沉沉入睡,伴随着啼叫的乌鸦,孤独地度过这段时光。江南的悲怨化作兰花,旧春已去,还有谁在意?吟唱游荡已感疲倦,何况是酒醒之后的天涯流浪,重重的帘子遮住了莺鸟和花朵的踪迹。眼泪洒在吴绡上,唯有鲛珠空织成无用的梦。孤寂的时光,藜床上留恋着晚霞,蕙帐中的寒意令人惊醒,我的梦境在龙石旁边流转。画中描摹风情,珍惜这残山留存的碧色。鸾肠易断,愁苦又加几许,伤感的秋天只能寄托在闲暇的筝声和笛音中。影子在昏暗的灯前游荡,思绪一遍遍追忆过往。
注释
- 一枕新霜:枕边凝结的霜,暗示寒冷的夜晚。
- 啼过夜乌:夜里叫的乌鸦,象征孤独与哀愁。
- 江南怨煞兰成:江南的悲怨化作兰花,表达对过往的惋惜。
- 吴绡:一种丝绸,象征细腻的情感。
- 藜床:古代的一种床,象征简陋的生活。
- 梦边龙石:龙石可能指传说中的石头,暗示梦境的虚幻与真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则沄,清代词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命运无常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石州慢 其二 题吷盦填词图》是一首充满幽怨与思乡情的词作。词中通过描写夜晚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开头的“一枕新霜”,不仅描绘了寒冷的天气,也暗示着内心的寒凉。紧接着的“啼过夜乌”,则为整首词增添了几分凄凉的气氛。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江南怨煞兰成”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惋惜,江南的兰花似乎在诉说着那段令人痛心的过往。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自述“行吟倦矣”,透露出内心的疲惫与迷茫。酒醒后的清晨,伴着“重帘销尽莺花迹”,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挽回的失落。
在孤独与寒意中,诗人对梦境的追忆生出了几分柔情。特别是“鸾肠易损,更费几许清愁”,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传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词如同一幅细腻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情感深沉而细腻,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枕新霜:描绘寒冷的夜晚,暗示内心的孤寂。
- 啼过夜乌:夜晚的乌鸦声,增添了孤独感。
- 江南怨煞兰成:用兰花象征对往昔的怀念与惋惜。
- 行吟倦矣: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疲惫。
- 重帘销尽莺花迹:重重帘幕遮挡了春日的美丽,象征失去。
- 迸泪染吴绡:眼泪洒落在丝绸上,象征情感的流露。
- 孤寂:直白地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 藜床恋晚,蕙帐惊寒:生活的简陋和寒冷,暗示内心的惆怅。
- 画取风情:在画中捕捉美好瞬间,珍惜记忆。
- 鸾肠易损:比喻内心的脆弱,易受伤。
- 影事黯镫前:在灯光下回忆往事,表达思念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南的兰花比作怨恨,形象而生动。
- 拟人:将情感寄托在自然景物上,增强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有较强的对称性,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孤独与怀旧展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霜:象征寒冷,暗示孤独的情感。
- 夜乌:象征哀愁,增添了伤感气氛。
- 兰成:江南的兰花,代表美好而逝去的时光。
- 吴绡:细腻的丝绸,象征内心情感的柔弱。
- 藜床:简陋的床,象征生活的困窘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啼过夜乌”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兴奋
-
填空题:诗中“江南怨煞兰成”暗示了对____的惋惜。
-
判断题:诗人通过“重帘销尽莺花迹”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对/错)
答案:
- B. 孤独
- 旧春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晏殊《蝶恋花》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蝶恋花》: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孤独,但更多地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
- 《如梦令》: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女性内心的细腻与情感的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