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时间: 2024-09-19 20:41:25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

岂是功高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

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意思解释

满江红

作者: 文徵明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高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端堪恨又堪悲,风波狱。岂不念,疆圻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白话文翻译:

轻轻拂去残存的碑文,铭刻的字迹依稀可读。感慨当初依靠飞黄腾达的机会是何等重要,后来却又是何等残酷。难道说功高就必然死去吗?可怜的是事情过去了,言语却难以弥补。最令人痛恨和悲伤的是,风波与牢狱的遭遇。难道不想念那疆域的缩小,难道不想念徽钦的羞辱,想念徽钦既然已经回归,我的身心又属于何处?千年之后不再谈论南渡的过错,当时只怕中原复兴,笑谈区区一棵松树又能如何,能否满足其欲望。

注释:

  • 拂拭: 清扫、擦拭。
  • 残碑: 残破的碑文,象征历史的遗迹。
  • 敕飞字: 诏书上的字,表示权威。
  • 徽钦: 指徽州与钦州,暗指历史上的失落与屈辱。
  • 南渡: 指历史上南渡的人们,寓意对故土的怀念与无奈。

典故解析:

  • 南渡: 指历史上南渡的事件,象征着故土的失落与对国家的思考。
  • 功高身合死: 这是对历史上那些因功而遭到陷害的人的反思,表达了对权力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徵明(1470年—1559年),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性格沉稳,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革之际,文徵明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深刻忧虑。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文徵明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对过去的缅怀与对现状的无奈。诗中多次提到对徽钦的羞辱与对疆域缩小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在对“风波狱”的叹息中,诗人不仅是在回顾个人的遭遇,更是在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未来的思考,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通过对残碑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
    • 中间的“岂是功高身合死”揭示了诗人对历史功臣结局的无奈与反思。
    • 结尾部分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对个人归属的困惑。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依飞何重,后来何酷”,强调了历史的变化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 反复的问句“岂不念”加深了诗人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揭示了权力、功名与个人生命之间的复杂关系。

意象分析:

  • 残碑: 象征历史的遗留与对过去的追忆。
  • 飞字: 代表权力与辉煌的瞬间。
  • 疆圻: 反映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残碑”象征什么?

    • A. 个人成功
    • B. 历史遗迹
    • C. 自然景观
  2. “岂是功高身合死”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功名的渴望
    • B. 对历史功臣结局的无奈
    • C. 对死亡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岳飞的《满江红》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文徵明的《满江红》更加倾向于对历史的沉思与个人命运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壮志与对酒人生的洒脱。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文徵明传》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