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燕戏云崖。羽翰始差池。
出入南闺里。经过北堂陲。
意欲巢君幕。层楹不可窥。
沉吟芳岁晚。徘徊韶景移。
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
白话文翻译:
两只燕子在云崖上嬉戏,翅膀初次展翅飞翔。
它们出入于南方的闺房,经过北边的堂门。
它们想在君的帐幕中安家,但层层的楼檐无法窥见。
在这个芳菲的晚年,我沉吟不已,徘徊于韶光的流转。
悲歌告别旧情,衔着泪水寻求新的知音。
注释:
- 双燕:指两只燕子,象征着情感的寄托与生机。
- 戏云崖:嬉戏于云边的山崖,表现燕子的自由与欢快。
- 羽翰:指燕子的翅膀,带有轻盈、灵动的意味。
- 南闺:指女子的闺房,南方象征温暖与柔情。
- 北堂:指房屋的北侧,常用于形容静谧的环境。
- 巢君幕:意指想要在爱人的帐篷中安巢,表现对爱情的渴望。
- 层楹:形容楼房的层层檐梁,象征着深厚的隔阂。
- 沉吟:沉思、吟唱,表现出内心的纠结。
- 芳岁:指美好的时光,常用来形容青春。
- 韶景:指美好的时光与景色,寓意流逝的青春。
- 悲歌:表达对往昔爱情的哀伤与怀念。
- 衔泪:形容含着泪水,表现出情感的脆弱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字明远,号渔父,是南北朝时期的重要诗人,生于公元前410年,卒于公元466年,代表了南朝文学的风采。鲍照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而闻名,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赋等,作品多描写情感、自然以及人生的哲理。
创作背景:
《咏双燕诗》创作于鲍照生活的社会背景中,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士人对爱情与人生的思考。此时,社会动荡,士人多有离愁别绪,鲍照的作品常借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感受,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咏双燕诗》通过双燕的形象,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对旧情的怀念。开头两句,燕子在云崖上嬉戏,生动描绘了燕子灵动的形象,象征着青春的活力与自由。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内心的情感,出入南闺与北堂,描绘了男女之间的亲密与距离,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意欲巢君幕”,展现了对爱情的期盼与渴求,但“层楹不可窥”的意象则暗示了现实的阻隔与无奈。沉吟芳岁晚的句子,感叹时光流逝,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意义与爱情的脆弱。
最后以“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收尾,情感更加深沉,既有对旧爱的告别,也有对新知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兼具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展现了鲍照深厚的诗歌艺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燕戏云崖”:燕子在高空嬉戏,象征着自由与活力。
- “羽翰始差池”:燕子的翅膀轻盈飞舞,表现出一种初生的喜悦。
- “出入南闺里”:燕子往来于南方的闺房,象征着爱情的温暖。
- “经过北堂陲”:经过北堂的边缘,暗示着一种距离与隔阂。
- “意欲巢君幕”:希望在爱人的帐幕中安居,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
- “层楹不可窥”:楼檐层层相叠,暗示着无法打破的隔阂。
- “沉吟芳岁晚”:沉思于美好的年华已逝,表现出对时光的感慨。
- “徘徊韶景移”:徘徊于美好的景色中,感受时间的流逝。
- “悲歌辞旧爱”:用悲伤的歌声告别旧情,表现出内心的挣扎。
- “衔泪觅新知”:含泪寻求新的知音,表现出对新爱情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燕子象征着青春、爱情的理想与希望。
- 拟人:燕子的动作赋予了情感,使其生动鲜活。
- 对仗:“双燕戏云崖”与“羽翰始差池”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燕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往事的追忆,展现出一种对理想爱情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燕:象征爱情与自由,代表着青春的活力。
- 南闺:象征温暖的爱情空间,寄托着对亲密关系的向往。
- 层楹:象征着现实中的隔阂与距离,暗示着复杂的人际关系。
- 芳岁:象征着美好的时光,寄托着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双燕象征着什么?
- A. 自由与活力
- B. 哀伤与孤独
- C. 现实与理想
- D. 时间与流逝
-
“层楹不可窥”中“层楹”指的是什么?
- A. 屋檐
- B. 心情
- C. 诗歌
- D. 爱情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旧爱的怀念
- B. 对新知的渴望
- C. 对时间的无奈
-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 《相见欢》李煜
诗词对比:
- 鲍照的《咏双燕诗》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均有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但鲍照更注重于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而李白则侧重于对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研究》
- 《鲍照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