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
时间: 2025-01-08 01:44: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
鳞鳞久云起。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
倐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白话文翻译:
昨夜我在南陵住宿,今天早晨进入芦洲。
旅人感叹光阴匆匆,激流奔涌无法停留。
星星已经隐去,早路在前面等待。
天空中云层浮动,晚风吹得很劲。
沙尘弥漫,黄雾弥漫,白鸥在浪间飞舞。
登上船头眺望淮河的两岸,不禁掩面而泣,望着荆州的流水。
远望平原尽头,偶尔见到远处的烟雾漂浮。
忽然之间,坐下来想起了往事,心中感到深深的秋意。
我从未离开过家门,怎么可能千里游荡呢?
是谁让我失去了古人的风范,留下了对故乡的忧愁。
注释:
- 南陵:地名,今在安徽省。
- 芦洲:指长江中某个区域,芦苇生长的地方。
- 客行:旅客的行程。
- 崩波:波涛汹涌,急流。
- 侵星:星星已经隐没。
- 毕景:夕阳的余晖。
- 鳞鳞:形容云层的样子像鱼鳞。
- 猎猎:形容风势猛烈。
- 腾沙郁黄雾:沙尘飞扬,黄雾弥漫。
- 绝目:视野所及的尽头。
- 倐忽:突然之间。
- 千里游:遥远的旅行。
- 古节:古人的节操和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鲍照(约414-466年),字明允,号青松,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生于南朝宋的江南地区。他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以及对离别、思乡的情怀。
创作背景: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是鲍照在旅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此时正值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诗人或因政治原因远离故乡,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愈加浓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鲍照在旅途中的经历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的描写,展现出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通过“昨夜宿南陵”和“今旦入芦洲”两句,设定了时间和地点,迅速引入读者的情境。接着,诗人以“客行惜日月”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进一步通过“崩波不可留”强调了人生如潮水般不可逆转。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象丰富,展现了旅途中环境的变幻与心理的波动。诗中“鳞鳞久云起”和“猎猎晚风遒”描绘了自然的壮阔,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心中那份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后半部分,诗人凝视淮河与荆流,不禁掩泣,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挂念与思绪的复杂,最终在“谁令乏古节”中流露出对古人节操的向往与自我反思。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整齐的对仗,表现出较强的韵律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入人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夜宿南陵:昨晚我在南陵过夜。
- 今旦入芦洲:今天早晨进入了芦洲。
- 客行惜日月:作为旅人的我感慨光阴匆匆。
- 崩波不可留:波涛汹涌,无法停留。
- 侵星赴早路:星星已经隐去,早路在前面。
- 毕景逐前俦:夕阳的余晖追逐着前行的旅人。
- 鳞鳞久云起:天空中的云层像鱼鳞一样浮动。
- 猎猎晚风遒:晚风猛烈地吹来。
- 腾沙郁黄雾:沙尘飞扬,黄雾弥漫。
- 翻浪扬白鸥:浪花翻滚,白鸥在空中飞舞。
- 登舻眺淮甸:登上船头眺望淮河的两岸。
- 掩泣望荆流:不禁掩面而泣,凝视荆州的流水。
- 绝目尽平原:远望平原尽头,眼前所见。
- 时见远烟浮:偶尔见到远处的烟雾。
- 倐忽坐还合:突然坐下来,思绪纷飞。
- 俄思甚兼秋:心中不禁想到,深感秋意。
- 未尝违户庭:我从未离开过家门。
- 安能千里游:怎么可能去千里之外的游历呢?
- 谁令乏古节:是谁让我失去了古人的风范?
- 贻此越乡忧:留下了对故乡的忧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鳞鳞久云起”将云比作鱼鳞,形象生动。
- 拟人:如“崩波不可留”,赋予波涛以生命,强调其急迫性。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使得语言更加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鲍照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反映了诗人对古人节操的向往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河:象征着流动与人生的无常。
- 星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云雾:象征着朦胧的记忆与思念。
- 白鸥:象征着自由与归属。
- 平原:象征着广阔的思考与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南陵”是哪个朝代的地名?
A. 唐朝
B. 南北朝
C. 宋朝
D. 明朝 -
填空题:诗中提到“昨日宿南陵,今旦入__。”
-
判断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B
- 芦洲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李白《将进酒》对比,二者均表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鲍照更多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强调了及时行乐的态度。鲍照的诗歌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李白则更为奔放,豪情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