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恳上畿庭印,来敷秘殿经。
退朝多谢客,隐几或忘形。
道胜于生达,时穷与化冥。
高谈无复见,遗像泣丹青。
白话文翻译
恳请朝廷的印信,来传达秘密的经文。
退朝后常常感谢来访的客人,隐居在书桌前有时会忘却自己的形象。
道理比生命更为深刻,时运尽头与黑暗化为一体。
高谈阔论已再无机会见到,留下的影像令我泪洒丹青。
注释
- 恳:恳请,恳求。
- 畿庭:指京城或朝廷。
- 隐几:隐居在书桌旁,几指书桌。
- 道胜于生达:道理要比生存的意义更为重要。
- 化冥:化为黑暗,不再被人关注或理解。
- 高谈:高谈阔论,指谈论深刻的道理。
- 遗像泣丹青:遗留下来的画像使人泪流满面,丹青指绘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曾任职官员。他的诗歌以清新、雅致著称,常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对高文庄公的哀悼,表达对其生前的敬仰及对逝去的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尊重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已故高文庄公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诗中通过对朝廷印信的请求,隐喻着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求,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和道德的追求。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作者对高文庄公的尊敬,后两句则通过“高谈无复见,遗像泣丹青”来表达对其逝去的深切惋惜。诗中以“道胜于生达”总结了其哲学思想,体现了对道德价值的推崇。在这首诗中,韩维通过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对人生、道德与死亡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现了对朝廷的恳求,意在传达高文庄公的理想。
- 第二联则转向个人的生活,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思考。
- 第三联强调了理想的重要性,暗示现实的无奈。
- 第四联表达了失去后的悲伤,留下的不仅是记忆,还有难以忘怀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与拟人:将“道”与“生”对比,强调道理的深邃。
- 对仗:前后联句在结构上形成对称,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人道的追求,尽管现实无常,但对高尚理想的追求永远不会被遗忘。
意象分析
- 印信:象征权力与地位。
- 隐几:隐居生活的象征,反映出内心的宁静。
- 泣丹青:画作中的遗像,象征对过去的怀念与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道胜于生达”意指: A. 生命重要性
B. 理想高于生命
C. 道德与生存无关
D. 生存是唯一 -
“隐几或忘形”的意思是: A. 忘记自己的身份
B. 隐居生活的快乐
C. 忘记别人
D. 忘记过去的事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韩维与李白的作品,韩维更关注于道德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多表现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汉诗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