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严维宅送包七(一作刘长卿诗,题下作送包佶)》

时间: 2025-01-04 10:28:12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

尽室今为客,经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

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凉宜共醉,时难惜相违。

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严维宅送包七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
尽室今为客,经秋空念归。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
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夜凉宜共醉,时难惜相违。
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

白话文翻译:

在江湖上我们同避风雨,离别时彼此依依不舍。
如今我在此处如同客人,经过秋天的天空思念归家。
一年辛苦储备却没有别墅,寒冷的衣服羡慕邻居的温暖。
草色在村桥边渐渐变得昏暗,蝉声在江边的树木间稀疏。
夜晚的凉意适合共饮美酒,难得时光却使我们相隔太远。
为何同伴们随阳光而去,汀洲却忽然背道而飞。

注释:

  • 依依:形容离别时恋恋不舍的样子。
  • 尽室:形容家中空荡,自己如同客人。
  • 岁储:一年辛苦的积蓄。
  • 邻机:指邻居的温暖衣物。
  • 汀洲:指江边的小洲。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江湖”与“分手”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友情与离别的深切感慨,常见于许多诗作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际关系,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朋友之间的离别愈发显得珍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宿严维宅送包七》是一首充满感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江湖的环境、个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与友人的情感纠葛,展现了深厚的人际关系和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直接点出朋友间的情谊,彼此在风雨中相伴,离别时却又充满不舍,令人倍感温暖。接下来的句子则通过描写个人的生活困境,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尤其是“尽室今为客”,传达出他在朋友离去后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也增添了情感的层次,草色、蝉声、夜凉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秋日黄昏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最后两句“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以“随阳侣”隐喻随朋友而去,表达出对友人远去的无奈与惋惜,意境深远。整个诗歌在细腻的描写中渗透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

    • 描绘了朋友之间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的情景,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2. 尽室今为客,经秋空念归。

    • 诗人感到自己在朋友家中如同客人,思念着归家的感觉,暗示孤独和失落。
  3. 岁储无别墅,寒服羡邻机。

    • 表达了生活的艰辛,无法拥有温暖的住所,羡慕邻居的优越条件。
  4. 草色村桥晚,蝉声江树稀。

    • 描绘了秋天的宁静与凄凉,暗喻离别的氛围。
  5. 夜凉宜共醉,时难惜相违。

    • 提出夜晚适合共饮,但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难得的相聚。
  6. 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

    • 最后以隐喻结束,感叹朋友随光而去,而自己却感到被抛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朋友比作阳光,表达对友谊的依赖。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草色、蝉声、夜凉等意象营造出秋夜的氛围,渲染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离别的惋惜,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江湖:象征着人生旅途与朋友间的情谊。
  • 草色: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
  • 蝉声:引发对夏日的记忆,反映出季节的更替与离别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湖同避地”表示什么?

    • A. 朋友在一起
    • B. 朋友之间的离别
    • C. 朋友的争吵
  2. “尽室今为客”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寂寞与无奈
    • B. 开心与快乐
    • C. 愤怒与不满
  3. 最后两句“何事随阳侣,汀洲忽背飞”中的“阳侣”指什么?

    • A. 朋友
    • B. 太阳
    • C. 生活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孟浩然与皇甫冉的作品均表现了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前者通过描写春天的生机而表达希望,后者则通过秋天的凄凉而表现离别的感伤,两者之间在情感基调上呈现出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