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李司直诸公暑夜南馀馆》

时间: 2025-01-19 20:06:46

何处多明月,津亭暑夜深。

烟霞不可望,云树更沉沉。

好是吴中隐,仍为洛下吟。

微官朝复夕,牵强亦何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多明月,津亭暑夜深。
烟霞不可望,云树更沉沉。
好是吴中隐,仍为洛下吟。
微官朝复夕,牵强亦何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一个暑热的夜晚,思念明月和古人雅集的情景。他在一个静谧的地方,感叹当前的环境与理想的境地之间的差距,虽然身处官场,但心中却难以释怀。

全诗翻译: 在何处可以看到明亮的月光呢?在渡口的亭子里,夏夜显得格外深沉。烟霞在眼前无法眺望,云树愈发沉重。最适合隐居的地方是吴中,但我仍旧在洛阳吟唱。微不足道的官职朝来夕去,勉强维持这样的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明月:象征清明和理想。
  • 津亭:渡口的亭子。
  • 烟霞:指自然景色,含有诗意的意象。
  • 吴中隐:指吴地的隐士,寓意理想的隐居生活。
  • 洛下:指洛阳,古代文化重地。
  • 微官:指微薄的官职,表明作者对自己身份的谦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自然,常有隐逸之情。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盛夏的夜晚,正值作者在南余馆时,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不满。

诗歌鉴赏:

皇甫冉的《同李司直诸公暑夜南馀馆》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诗的开头以“何处多明月”引入,立即设定了一个思索的基调,明月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和理想,暗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燥热而又沉闷的夜晚,烟霞朦胧,云树幽深,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好是吴中隐,仍为洛下吟”,这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吴中以其山水秀丽而著称,诗人渴望能如古代隐士般逃离尘世喧嚣,归隐自然。同时,洛下吟唱则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虽然渴望自由,却又身陷官场。

最后两句“微官朝复夕,牵强亦何心”则是对自己身份的自嘲与无奈,反映了他对现状的无力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深邃而真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多明月:在何处能看到明亮的月亮?引发思考。
  • 津亭暑夜深:在渡口的亭子里,夜色显得深沉,营造出寂静氛围。
  • 烟霞不可望:烟雾和霞光无法眺望,表达一种渺小和无奈。
  • 云树更沉沉:云层和树木更显得沉重,象征着压抑的内心。
  • 好是吴中隐:吴地的隐士生活是理想,但身处尘世。
  • 仍为洛下吟:在洛阳吟唱,体现矛盾与无奈。
  • 微官朝复夕:微薄的官职,不断变动,体现生活的无常。
  • 牵强亦何心:勉强维持这样的生活,心中无所依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的沉闷与心情相结合。
  • 对仗:如“微官朝复夕”,对称工整,增强韵律感。
  • 意象:月亮、烟霞、云树等意象,富有诗意,象征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失望,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体现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自由的渴望,是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理想、高洁。
  • 津亭:代表与世隔绝的空间。
  • 烟霞:象征迷茫与无法实现的愿望。
  • 吴中隐:象征向往的隐逸生活。
  • 洛下:代表现实生活的桎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处多明月”意指什么?

    • A. 在河边
    • B. 理想生活
    • C. 在山顶
    • 答案:B
  2. “微官朝复夕”中的“微官”是指什么?

    • A. 高官
    • B. 微薄的官职
    • C. 农民
    • 答案:B
  3. 诗中的“好是吴中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B. 对城市生活的热爱
    • C. 对官场的渴望
    •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皇甫冉与王维的诗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注重山水意境,而皇甫冉则在官场与理想生活的对比中表现出更深的无奈与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