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兼诸公携酒乐…留于屋壁》

时间: 2025-01-14 18:00:09

卧病巴东久,今年强作归。

故人犹远谪,兹日倍多违。

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

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巫山县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兼诸公携酒乐…留于屋壁
作者: 杜甫

卧病巴东久,今年强作归。
故人犹远谪,兹日倍多违。
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
诸公不相弃,拥别惜光辉。

白话文翻译

我在巴东的病痛中已久,今年勉强回家。
老朋友们依旧在远方被贬,今天的离别更加令人感到违背。
参加宴席时我还拄着拐杖,听着歌声泪水湿透衣襟。
众位朋友不曾抛弃我,依依惜别之情弥足珍贵。

注释

  • 卧病:生病卧床,表示身体虚弱。
  • 巴东:地名,位于今湖北省,杜甫曾在此地生活。
  •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被贬的友人。
  • 远谪:远方被贬,表示朋友的离去。
  • 接宴:参加宴会,指的是聚会或聚餐。
  • :拐杖,表示身体虚弱。
  • 泪满衣:因情感激动而流泪,湿透了衣服。

典故解析

杜甫的诗中常涉及对朋友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在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非常密切,宴别时的诗词往往成为友情的见证。这首诗中提到的“故人犹远谪”体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与朋友之间的离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深感国破家亡之痛,因此其诗作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怀与个人的忧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杜甫因病无法远游之际,参加朋友宴别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自己身体衰弱的深切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而闻名。杜甫通过自述病中的亲身体验,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他以“卧病巴东久”开篇,直接点出自己的身体状况,展现出一种脆弱与无奈;而“故人犹远谪”则勾画出他与友人之间的距离感,反映了当时政治动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整首诗在宴席的欢乐氛围中却渗透着一丝悲伤,尤其是“听歌泪满衣”,将内心的感动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诸公不相弃”则传达出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令人动容。通过这首诗,杜甫将个人的悲苦与时代的苦难相结合,使得诗歌不仅具有个人情感的深度,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情的冷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卧病巴东久:开头即用“卧病”表明作者的身心状态,暗示了他生活的不易。
  2. 今年强作归:虽身体虚弱,仍然努力想要回家,表现出对家的渴望。
  3. 故人犹远谪:提到与自己有交情的朋友们仍在远方被贬,感叹人事的无常。
  4. 兹日倍多违:今天的离别更加让人感到不舍,情感更加沉重。
  5. 接宴身兼杖:即使拄着拐杖,也参加宴会,反映出对友情的重视。
  6. 听歌泪满衣:在欢乐的歌声中,自己却泪流满面,情感的冲突及深刻。
  7. 诸公不相弃:朋友们不抛弃自己,展现出深厚的友谊。
  8. 拥别惜光辉:依依惜别,珍惜与朋友相聚的时光。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以“泪满衣”比喻内心的悲伤,形象生动。
  • 夸张:通过“强作归”表现出自己的坚强意志和不屈精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病中的生活状态与对朋友的思念,表现出深厚的友情与对生活的无奈,展现了杜甫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卧病:象征身体的脆弱与无奈。
  • :代表支撑与依赖,既是身体的象征也是内心的寄托。
  • :情感的流露,象征着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卧病巴东久”的含义是什么?

    • A. 诗人在外游玩
    • B. 诗人因病长期卧床
    • C. 诗人住在巴东
    • D. 诗人久未归乡
  2. 诗中“诸公不相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朋友的抛弃
    • B. 深厚的友情
    • C. 对宴席的不满
    • D. 对生活的绝望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之情。
  • 《赠卫八处士》:描绘友情的深厚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李白:杜甫的诗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豪情与个性。两者在诗风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全集》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