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永定精舍(苏州)》
时间: 2025-01-01 15:18: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
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
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辞去官职后,回到乡间安静生活的心境。他感到自己政治才能拙劣,因此辞去官职,开始了闲适的生活。家境贫困,无法前往梦想中的京城。田野间的寺庙沐浴在霜露和月光之中,农忙的季节勾起了他对旅途的思念。他租了两顷田地,教导子弟们耕种。随着眼力的衰退,读书写字已无能为力,身体闲适,心灵却愈发精炼。远离人群,不会因此牵挂世俗的是非。
注释
- 政拙:政治上笨拙,才干有限。
- 忻罢守:高兴地辞去守职。
- 理生:处理生活琐事。
- 往:前往,去。
- 梦想:理想的追求。
- 羁旅情:对旅途的思念之情。
- 聊租:暂时租用。
- 二顷田:两顷的田地,顷为土地面积单位。
- 课:教导。
- 道心精:心灵的修炼和精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唐代诗人,出生在今江苏省。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常表现出士人的理想和田园生活的宁静。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韦应物辞去官职、隐居于苏州的时期,反映了他对官场的无奈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诗歌鉴赏
《寓居永定精舍》通过描绘诗人在辞官后选择隐居生活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表明诗人因政治才能有限而辞官归隐,反映了他对仕途的失望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则揭示了诗人的现实困境,尽管心中对京城的理想生活有所向往,但经济条件却使其无法实现。
随后的描写“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则充满了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赞美,诗人将自己置于清冷的霜露与明月之下,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诗的最后几句“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接受与释然,尽管身体虚弱,眼力减退,但心灵却在闲适中愈加纯净。
整首诗在格调上清新自然,情感上则真挚深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内心深处宁静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政拙忻罢守:表达了作者因能力不足而辞去官职的心情。
- 闲居初理生:隐居后开始处理日常生活琐事,感受到宁静。
- 家贫何由往:由于经济条件有限,无法实现前往京城的梦想。
- 梦想在京城:京城象征着理想与抱负,内心的渴望。
- 野寺霜露月:描绘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农兴羁旅情:表达了对农忙生活的留恋与对游子的思念。
- 聊租二顷田:简单的生活,即租了一小块田地。
- 方课子弟耕:教导年轻人进行农业劳动。
- 眼暗文字废:随着年纪增长,视力衰退,无法再读书写字。
- 身闲道心精:身心处于闲适状态,内心的修养反而更加精进。
- 即与人群远:远离世俗的纷扰与喧嚣。
- 岂谓是非婴:不再在意世俗的是非之争。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政拙”和“闲居”,形成对比,突显诗人政治与生活选择的对立。
- 意象:诗中使用了“霜露月”、“羁旅情”等意象,体现自然与人心的结合。
- 比喻:京城象征着理想与抱负,隐喻诗人的人生理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霜露:象征清冷与宁静,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月:象征孤独与思念,照亮诗人的思考。
- 田地:象征安定与自给自足的生活理想。
- 羁旅:象征对流浪与游子的思考,表现对归属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韦应物因为什么原因辞去官职? A. 政治才能有限
B. 家境富裕
C. 对京城的向往
D. 生活无聊 -
诗中提到的“野寺”象征什么? A. 官场
B. 田园生活
C. 京城
D. 学术 -
诗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未来? A. 充满希望
B. 无所事事
C. 追求内心宁静
D. 依然渴望官职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暘》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韦应物 vs 王维:两者都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韦应物更侧重于内心的修炼,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