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遇孟九云卿》
时间: 2025-01-01 15:18: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雄藩本帝都,游士多俊贤。
夹河树郁郁,华馆千里连。
新知虽满堂,中意颇未宣。
忽逢翰林友,欢乐斗酒前。
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
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
明月满淮海,哀鸿逝长天。
所念京国远,我来君欲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雄伟的藩地本是帝都,来游玩的士人中有很多杰出的人才。夹岸的树木郁郁葱葱,华丽的楼馆连绵千里。虽然新认识的朋友满座,但我心中所想的却没有表达出来。忽然遇见了一位翰林的朋友,我们在欢乐的酒席上畅饮。高雅的诗文如波涛般激荡,传遍四海。西施轻轻一笑,其他女子又有何能与之媲美。明月高悬在淮海之上,哀鸿已飞向无垠的长天。思念的京城遥远,我来这里,你却想要回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雄藩:雄伟的藩地,通常指地方的势力。
- 游士:指游历的士人或文人。
- 夹河:河流两岸,形容环境美丽。
- 郁郁:形容树木茂盛。
- 华馆:华美的楼馆。
- 新知:新认识的朋友。
- 中意:心中所想的。
- 翰林:指翰林院的学士,文采出众的朋友。
- 高文:高雅的文章或诗作。
- 哀鸿:形容悲伤的鸿雁,常用来表示离别或忧伤。
典故解析:
-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代表绝世的美丽。
- 明月:象征纯洁与思乡之情,常用于古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韦应物游览广陵(今江苏扬州)时,表达了他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当时文人聚会的情景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韦应物的《广陵遇孟九云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事的和谐,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即以“雄藩本帝都”引入,展现了广陵的繁华与美丽。作者在与新朋友相聚时,虽然满座皆知,却难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一种疏离感。
接着,诗人提到与翰林友人相聚,欢饮畅谈,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欢乐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情感转向对西施的赞美与对美的思考,进而引出对离别的感伤,最后以“所念京国远,我来君欲还”结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友谊的珍惜。这种情感的转折与细腻的描写,使整首诗具有丰富的层次和深邃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雄藩本帝都”:描绘广陵的雄伟与繁华。
- “游士多俊贤”:指出众多才俊汇聚于此。
- “夹河树郁郁”:渲染环境的优美。
- “华馆千里连”:形容建筑的壮观。
- “新知虽满堂”:虽有新朋友相聚。
- “中意颇未宣”:内心的情感未能表达。
- “忽逢翰林友”:突然遇见了文友。
- “欢乐斗酒前”:在酒席上畅饮欢笑。
- “高文激颓波”:高雅的文章传播开来。
- “四海靡不传”:其文才名声远扬。
- “西施且一笑”:提及绝世美人,夸赞美丽。
- “众女安得妍”:感叹其他女子难以与之媲美。
- “明月满淮海”:描绘明月的美景。
- “哀鸿逝长天”:表达悲伤的情感。
- “所念京国远”:思念的京城遥远。
- “我来君欲还”:我来到此地,而你却想要回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丽的女子比作西施,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对仗:如“高文激颓波,四海靡不传”,对仗工整,增强音韵美。
- 象征:明月象征思乡之情,表现诗人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自然与思乡之情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展现出唐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雄藩:象征着权力与繁华。
- 明月:象征思念与纯洁。
- 西施:象征绝世美丽与对美的追求。
- 哀鸿:象征离别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智慧
- C. 富贵
- D. 勇敢
-
诗中“明月满淮海”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欢乐
- B. 思乡
- C. 忧伤
- D. 激情
-
诗人遇见的朋友是什么身份?
- A. 文人
- B. 官员
- C. 商人
- D. 诗人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韦应物的《广陵遇孟九云卿》和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韦应物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与欢乐,而李白则更侧重于个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应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