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判官》
时间: 2025-01-01 14:21:03意思解释
赠李判官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良玉定为宝,长材世所稀。
佐幕方巡郡,奏命布恩威。
食蔬程独守,饮冰节靡违。
决狱兴邦颂,高文禀天机。
宾馆在林表,望山启西扉。
下有千亩田,泱漭吴土肥。
始耕已见获,袗絺今授衣。
政拙劳详省,淹留未得归。
虽惭且忻愿,日夕睹光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李判官的赞美与祝福。他如同珍贵的良玉,世上难得;帮助治理地方,施行恩泽与威严。他虽在官场,但过着简朴的生活,吃素菜,喝冰水,坚守节操。负责审理案件,歌颂国家的兴盛,才华出众,天赋异禀。客居在树林边,向西望去可见远山;他手下有千亩良田,广阔肥沃的土地。刚开始耕作,就已经看到丰收,衣食无忧。虽然政务繁忙,难以归家,但我心中虽感到惭愧却也欢喜,日日夜夜都能见到他的光辉。
注释:
- 良玉:比喻珍贵的人才。
- 长材:指人才能够长久地被重用。
- 佐幕:指辅佐统治者,巡查地方。
- 奏命:上奏命令,传达政令。
- 饮冰节:指生活节俭,不贪图奢华。
- 决狱:审理案件,处理司法事务。
- 宾馆:客居的地方。
- 泱漭:形容水广阔的样子。
- 袗絺:用以形容衣食丰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良玉”象征珍贵的人才,反映了作者对李判官的赞美与期望。同时,提到的“决狱兴邦”则是对李判官才能的肯定,暗示他在治国理政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字子云,号绮亭,曾任地方官员,以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赠李判官》是韦应物对李判官的赞美与鼓励之作,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贤良淑德官员的重视和对清白正直治事风气的推崇。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判官的描绘,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清白而有才华的官员的形象。作者用良玉和长材来比喻李判官的珍贵与稀有,强调了他在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诗的开篇即以比喻入手,给人一种深刻的印象,随后逐步展开他简朴的生活方式与高尚的品德,通过“食蔬”、“饮冰”等细节,展现出李判官的节俭与清白。诗中提到的“决狱兴邦颂”则表明了他在司法上的公正与对国家的贡献,进一步提升了李判官的形象。
整首诗透着一种欣赏与敬佩的态度,不仅对李判官的个人品质表示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官员的向往与期待。最后几句则带有一种淡淡的惆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政务繁忙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良玉定为宝:用良玉比喻李判官,强调他的珍贵。
- 长材世所稀:说他的人才非常稀有。
- 佐幕方巡郡:他正在辅佐统治者,巡视地方。
- 奏命布恩威:他上奏命令,传播恩泽与威严。
- 食蔬程独守:过着简朴的生活,坚守节操。
- 饮冰节靡违:喝冰水,保持节俭。
- 决狱兴邦颂:负责司法,歌颂国家的兴盛。
- 高文禀天机:才华横溢,是天赋所赐。
- 宾馆在林表:客居在树林边。
- 望山启西扉:向西方的山望去。
- 下有千亩田:手下有广阔的良田。
- 泱漭吴土肥:土地肥沃,适合耕作。
- 始耕已见获:刚开始耕作,就有了收获。
- 袗絺今授衣:生活富裕,衣食无忧。
- 政拙劳详省:政务繁忙,难以归家。
- 淹留未得归:因政务繁重,滞留未归。
- 虽惭且忻愿:虽然感到惭愧,但也欢喜。
- 日夕睹光辉:日日夜夜看到他的光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李判官比作良玉,强调其珍贵。
- 对仗:如“食蔬程独守,饮冰节靡违”,对称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在于赞美李判官的才华与品德,表达了对理想官员的期望与向往,同时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与对清白治政的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玉:象征珍贵的品德与才华。
- 冰:象征清白与节俭。
- 田:象征丰收与富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用来比喻李判官? A. 佐幕方巡郡
B. 良玉定为宝
C. 决狱兴邦颂 -
李判官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A. 奢华
B. 简朴
C. 富裕 -
诗中提到的“饮冰”表现了什么? A. 奢侈
B. 节俭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赠李判官》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二者均描绘了理想官员的形象,但韦应物更侧重于个人品质的赞美,而杜甫则强调国家兴盛与民生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韦应物集》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