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云阳寄府曹》
时间: 2025-01-01 14:32:10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使云阳寄府曹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夙驾祗府命,冒炎不遑息。
百里次云阳,闾阎问漂溺。
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
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
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
颓墉满故墟,喜返将安宅。
周旋涉涂潦,侧峭缘沟脉。
仁贤忧斯民,贱子甘所役。
公堂众君子,言笑思与觌。
白话文翻译
我早晨就接受了府中的命令,冒着酷热没有片刻休息。
经过百里的云阳,街坊邻里都在询问水灾的情况。
上天屡次发怒,为什么不均匀地降下雨水呢?
仰望高大的树梢,看到这洪水的痕迹。
好苗子不再被淹没,长满杂草的地方也久已如此。
颓垣满是废墟,喜悦的是我将要重建家园。
周围涉水而行,旁边是陡峭的沟渠。
仁德和贤良之士都为百姓忧虑,贱民甘愿为此而劳作。
公堂之上众多君子,言笑间渴望相见。
注释
- 夙驾:早晨出发。
- 祗府命:接受朝廷的命令。
- 冒炎不遑息:在炎热中奔波,没有时间休息。
- 百里:指路途的远近。
- 闾阎:街坊邻里。
- 问漂溺:询问水灾情况。
- 屡愆气:多次出现不好的天气。
- 均寸泽:指降雨应均匀。
- 仰瞻:仰望。
- 良苗:优良的庄稼。
- 宿昔:长久以来。
- 颓墉:倒塌的墙垣。
- 仁贤:仁德和贤良之士。
- 贱子:地位低下的百姓。
- 公堂:朝廷或官府的堂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浩然,号穆溪,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家庭。韦应物在诗歌创作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尤其擅长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他的作品多描绘民生疾苦,展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使云阳寄府曹》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诗人以亲身经历反映了水灾给百姓带来的困苦和对社会现状的忧虑,表达了对民生的关心与对仁德之士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底层民众的关怀。诗的开头,诗人提到自己早晨就接受了府中的命令,显示出一种奉命而行的责任感。接着,诗人通过描写路途上街坊邻里的询问,呈现出人们对水灾的关注和忧虑。
在“上天屡愆气,胡不均寸泽”的句子中,诗人抒发了对天灾的不满与无奈,表达了对自然的不公的控诉。随后,诗人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仰瞻乔树巅,见此洪流迹”,通过对高大树木和洪水痕迹的观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思考。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逐渐转向对未来的希望,提到“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表达了对复苏和重建的期待,象征着重生的希望。同时,诗中提到的“仁贤忧斯民”,则展现出诗人对社会责任的认同和对良善之士的推崇。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彰显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敏感触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夙驾祗府命:诗人早晨就开始接受朝廷的命令,表明了他对工作的投入。
- 冒炎不遑息:在炎热的天气中,诗人不敢停下来,体现出他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 百里次云阳:经过一百里路程到达云阳,暗示了诗人艰辛的旅程。
- 闾阎问漂溺:街坊邻里都在询问水灾的情况,表现出人们对灾难的关心。
- 上天屡愆气:反映了自然灾害的频繁,诗人对天意的无奈。
- 胡不均寸泽:质疑天降雨水的不均匀,表达对自然的控诉。
- 仰瞻乔树巅:抬头看高大的树木,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
- 见此洪流迹:看到洪水的痕迹,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 良苗免湮没:好苗子不被淹没,表现出对生命的希望。
- 蔓草生宿昔:杂草长得久已,象征着荒凉与无奈。
- 颓墉满故墟:废墟满是倒塌的墙,表现出灾后景象的惨状。
- 喜返将安宅:表达了重建家园的喜悦,暗示希望的重生。
- 周旋涉涂潦:在泥泞中周旋,表现出生活的艰辛。
- 侧峭缘沟脉:靠近陡峭的沟渠,反映出环境的险恶。
- 仁贤忧斯民:仁德之士对百姓的忧虑,展现出社会责任感。
- 贱子甘所役:贱民甘愿为社会付出,体现出对社会的认同。
- 公堂众君子:公堂上众多的君子,表现出士人的风范。
- 言笑思与觌:言笑之间渴望见面,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洪水比作自然的愤怒,增强了表达的力量。
- 对仗:如“良苗免湮没,蔓草生宿昔”,形成对比,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自然现象如天意被赋予情感,使人更易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心,对自然灾害的控诉,以及对未来复苏的期待,渗透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洪水:象征自然的力量与不可抗拒。
- 良苗:象征生命的希望与重生。
- 颓墉:象征破败与历史的痕迹。
- 仁贤:象征良知与社会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夙驾”是什么意思?
- A. 早晨出发
- B. 夜间出发
- C. 中午出发
- D. 傍晚出发
-
“周旋涉涂潦”中,“涂潦”指的是什么?
- A. 河流
- B. 泥泞
- C. 山坡
- D. 平原
-
该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哪个群体的关心?
- A. 官员
- B. 商人
- C. 底层民众
- D. 学者
答案
- A. 早晨出发
- B. 泥泞
- C. 底层民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
与韦应物的《使云阳寄府曹》一样,杜甫的《春望》也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两首诗都通过描绘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唐代诗人韦应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