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时间: 2024-12-27 09:21:29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鹤楼
作者: 崔颢 〔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白话文翻译:

昔日的人已乘着黄鹤离去,这里只剩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不回,白云飘荡千年依旧悠悠。
晴朗的河面上,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芳草萋萋的鹦鹉洲上生机盎然。
黄昏时分,故乡在哪里呢?江上的烟波使人心生愁绪。

注释:

  • 黄鹤: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离别与追忆。
  • 白云千载:形容时间的悠久,指代漫长的岁月。
  • 晴川:指明亮的河流,象征着清晰的视野。
  • 鹦鹉洲:位于长江中的一个小洲,草木繁盛,象征生机。
  • 乡关:故乡的地方,含有思乡之情。
  • 烟波:江面上的烟雾和波浪,营造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颢,唐代诗人,字颢,号冥翁。生于盛唐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五言绝句,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登黄鹤楼》是崔颢于登上武汉黄鹤楼时所作,黄鹤楼作为古代著名的楼阁,在历史上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此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崔颢的《登黄鹤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诗中通过对黄鹤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逝去往事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以黄鹤楼为引子,暗示那些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再,令人感到无比惆怅。诗人以“黄鹤一去不复返”强调了离别的无法挽回,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伤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则展现了诗人眼前的美景,晴朗的河流与郁郁葱葱的江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出一种孤独与失落感。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则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给人一种悬念和无奈。

整首诗构思精巧,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思索,又有对当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昔人”指的是曾经的人,暗指历史名人;“黄鹤”象征离别,表明这些人已不再。
    • “此地空余黄鹤楼”则说明虽然楼依然存在,但人已经不在,景物与人的对比突显出一种孤独感。
  2.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黄鹤一去”意味着一去不复返,强调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白云千载”描绘的悠长岁月,带有一些哲理色彩,令人反思。
  3.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晴川”描绘出晴朗的河面,给人一种清新的视觉感受;“汉阳树”则具体化了诗人的视野,增强了诗的真实感。
    • “芳草萋萋”形容草木繁茂,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形成与前面悲伤情绪的对比。
  4.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日暮”暗示着时光流逝,带有一种无奈的情感;“乡关”则引出思乡之情。
    • “烟波江上”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意境,增强了诗的愁绪。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鹤”比喻离去的人,富有象征意义。
  • 对仗:如“晴川历历”与“芳草萋萋”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烟波”使人愁,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黄鹤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传达了浓厚的哲理思考与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 黄鹤:象征离别与追忆,暗示过往的辉煌已不可追。
  • 白云:象征时间的流逝,万物皆无常。
  • 晴川:象征美好与希望,展现自然的生机。
  • 芳草:象征生命的延续与繁荣。
  • 日暮:象征人生的黄昏,隐喻生命的终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登黄鹤楼》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崔颢
    • C. 王之涣
  2. 诗中提到的“黄鹤”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希望
    • C. 财富
  3. “日暮乡关何处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思乡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楼阁景色,表达对自然的感慨。
  • 李白的《庐山谣》: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与《登黄鹤楼》:两者均为登楼吟咏,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观的壮丽,后者则深刻体现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