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水如鉴》
时间: 2025-01-01 14:16: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澄水如鉴
作者:崔颢 〔唐代〕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以“澄水”为喻,说明圣贤的品德如同清澈的水,深沉而富有情感。水的纯洁依赖于其全德的修养,心灵的清澈更是难以被污浊所侵扰。诗人提到,心灵如同高悬的明镜,生活中没有沉没的可能。面对泉水,能自我警戒,如同静静的镜子能映照一切。廉洁和谨慎能够传承家族的美德,流芳百世,传承古今。
注释
- 圣贤:指有德行和智慧的人。
- 上善:指最高的善,强调内心的纯净。
- 洁白:形容品德的纯洁。
- 澄清:水清澈透明,引申为心灵的清明。
- 生涯:生活、人生。
- 对泉:指面对泉水,象征自省和警惕。
- 流芳:流传美名,留芳后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颢,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年不详,曾任职于朝廷。他以豪放、清新著称,尤其擅长五律和七律。崔颢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崔颢盛期,背景与当时士人追求道德修养、强调内心清明有关。诗人在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交织中,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歌鉴赏
《澄水如鉴》以“澄水”作为中心意象,诗人通过对水的细致描写,传达了对理想人格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提到的“圣贤”与“上善”,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强调。诗人用“洁白”与“澄清”形容内心的纯净,彰显了道德的崇高,暗示只有在清明的心灵中,才能抵御外界的浑浊与诱惑。
进一步观察,诗中提到的“方寸悬高鉴”,意味着内心的明镜能够映照出真实的自我,警醒自我审视。面对“泉”的启示,诗人强调自省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生活中保持警惕与警觉。最后,诗中提到的“廉慎传家政”,则表达了对家族美德的重视,强调个人的修养不仅仅关乎自身,更影响着后代和社会。
整首诗在意象上清新脱俗,在思想上深邃厚重,展现了崔颢作为一个诗人对人生、道德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贤将立喻,上善贮情深:圣贤的品德如同深厚的情感,强调内心的修养。
- 洁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品德的纯洁和清澈的心灵是相辅相成的。
- 浇浮知不挠,滥浊固难侵:内心的坚定不移,能够抵挡外界的污染。
- 方寸悬高鉴,生涯讵陆沉:高悬的明镜象征自省,生活中不会沉沦。
- 对泉能自诫,如镜静相临:面对泉水,能自我警醒,静如明镜。
- 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廉洁与谨慎能传承家族美德,流芳百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比作澄清的水,寓意深远。
- 对仗:如“廉慎传家政,流芳合古今”,对称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表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澄水:象征清澈的心灵与纯洁的品德。
- 泉:象征自省与警醒。
- 明镜:象征内心的反思与真实自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圣贤”指的是谁? A. 有德行的人
B. 政治家
C. 商人 -
“方寸悬高鉴”意味着什么? A. 内心的反思
B. 物质的追求
C. 生活的困扰 -
诗中提到的“流芳”指的是什么? A. 美名传承
B. 财富积累
C. 地位提升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将崔颢的《澄水如鉴》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崔颢更侧重于内心修养,而王之涣则关注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生的豪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