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霄宫》

时间: 2025-01-01 13:07:23

午过青山渡,扬鞭入洞霄。

旁观昔隐迹,信步冷泉桥。

说简金龙古,仙风道古饶。

小轩曾寄宿,秋雨闹芭蕉。

意思解释

游洞霄宫

原文展示

午过青山渡,扬鞭入洞霄。
旁观昔隐迹,信步冷泉桥。
说简金龙古,仙风道古饶。
小轩曾寄宿,秋雨闹芭蕉。

白话文翻译

午后我渡过青山,骑马进入洞霄宫。
旁观昔日隐士的踪迹,悠然漫步在冷泉桥上。
谈论金龙的古老传说,仙风道教的故事丰富多彩。
小楼曾经让我寄宿,秋雨中芭蕉树摇曳不止。

注释

字词注释:

  • 午过:指午后。
  • 青山渡:指渡过青山,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环境。
  • 扬鞭:骑马时挥动鞭子,表示出发。
  • 洞霄:指洞霄宫,传说中的仙境。
  • 旁观:侧目观看。
  • 昔隐迹:古代隐士曾经的踪迹。
  • 信步:随意地走。
  • 冷泉桥:凉爽的泉水旁的桥。
  • 金龙古:古老的金龙传说。
  • 仙风:飘逸的仙气。
  • 小轩:小楼房。
  • 寄宿:暂时居住。
  • 秋雨:秋天的雨。
  • :形容声音大,热闹。

典故解析:

  • 洞霄宫:传说中的仙境,常与道教文化相关。
  • 金龙: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权力与尊贵。
  • 芭蕉:秋雨中的芭蕉,常用来描绘雨中萧瑟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先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但其诗作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文化的推崇。

创作背景: 《游洞霄宫》创作于诗人游历洞霄宫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洞霄宫》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诗首句“午过青山渡,扬鞭入洞霄”,生动描绘了诗人骑马游历的情景,仿佛让读者感受到那种轻松自在的心境。第二句“旁观昔隐迹,信步冷泉桥”引入历史的深度,隐士的踪迹和冷泉桥的意象,展现出一种人文气息,仿佛在提醒读者要珍惜历史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的两句“说简金龙古,仙风道古饶”则以谈论的方式引入了道教文化,金龙与仙风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道教思想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古代智慧的敬仰。而最后一句“小轩曾寄宿,秋雨闹芭蕉”,通过细腻的生活细节,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细雨中的芭蕉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感受。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遗迹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雅致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午过青山渡:描绘出午后温暖的阳光下,诗人骑马渡过青山,表现出一种惬意的旅行状态。
  2. 扬鞭入洞霄:继续描述骑马的动作,表明诗人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地。
  3. 旁观昔隐迹:引入历史,诗人停下脚步,观察古代隐士曾经居住的地方。
  4. 信步冷泉桥:漫步到冷泉桥上,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
  5. 说简金龙古:与人为伍,讨论关于金龙的古老传说,显示出人文情怀。
  6. 仙风道古饶:道教文化丰富多彩,表明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欣赏。
  7. 小轩曾寄宿:回忆曾在小轩借宿的经历,体现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8. 秋雨闹芭蕉:描绘秋雨中的芭蕉,营造出一种活泼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交织,形成诗意的对比。
  • 拟人:将芭蕉描绘得“闹”,使其富有生命感。
  • 对仗:如“说简金龙古,仙风道古饶”,对仗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文化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道教文化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与生命的力量。
  • 洞霄:代表人间仙境,理想的生活状态。
  • 冷泉桥:象征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金龙:代表古老的传说与智慧。
  • 秋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骑马进入哪个地方?

    • A. 青山
    • B. 洞霄宫
    • C. 冷泉桥
  2. 诗中提到的“金龙”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与尊贵
    • C. 自然
  3. “秋雨闹芭蕉”中的“闹”用来形容什么?

    • A. 声音
    • B. 颜色
    • C. 温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但丁先民的诗更强调人与历史的互动,而王维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