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杂言)》
时间: 2025-01-17 10:16: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终日读书仍少孤,家贫兄弟未当途。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惟一平头奴。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江南驿使不曾断,迎前为尔非春衣。
白话文翻译:
离开时知道距离不远,依依不舍地初次告别。在他乡的心思沉重,昨夜台阶前的雪。整日读书仍然感到孤独,家贫兄弟尚未踏上正途。刚远行就过了宿舂料,随行的只有一个平头奴。男子出门闯荡四方,立身于世的事业在于文章。不要过多回忆柴门,驷马高车朝向紫微星。江南的驿使从未间断,迎接你的不是春天的衣裳。
注释:
- 去去:离开。
- 依依:依依不舍。
- 甚初别:初次告别。
- 至下心:心思沉重。
- 宿舂料:过夜的准备。
- 平头奴:普通的仆人。
- 柴扉:简陋的门。
- 驷马高车:豪华的车马。
- 紫微:紫微星,象征皇权。
- 驿使:传递消息的使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丘为在冬至时节离家赴京时所作,表达了对家乡的依恋和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至时节,诗人即将离家赴京,心中既有对家乡的依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诗中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绘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抒发了复杂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至时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离家赴京时的复杂情感。诗中“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而“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则进一步以冬日的寒冷和雪景来象征诗人内心的沉重和孤独。后文通过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以及对成就事业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诗人离开时知道距离不远,但初次告别的心情依依不舍。
- “他乡至下心,昨夜阶前雪”:在他乡的心思沉重,昨夜台阶前的雪景增添了离别的凄凉。
- “终日读书仍少孤,家贫兄弟未当途”:整日读书仍然感到孤独,家贫兄弟尚未踏上正途。
- “适远才过宿舂料,相随惟一平头奴”:刚远行就过了宿舂料,随行的只有一个平头奴。
- “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男子出门闯荡四方,立身于世的事业在于文章。
- “莫漫忆柴扉,驷马高车朝紫微”:不要过多回忆简陋的门,驷马高车朝向紫微星。
- “江南驿使不曾断,迎前为尔非春衣”:江南的驿使从未间断,迎接你的不是春天的衣裳。
修辞手法:
- 比喻:“昨夜阶前雪”比喻离别的凄凉。
- 对仗:“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离家赴京时的依恋、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冬日的景象和自身的境遇,抒发了复杂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成就事业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不安。
意象分析:
- “昨夜阶前雪”:象征离别的凄凉和内心的沉重。
- “驷马高车”:象征未来的成功和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去去知未远,依依甚初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依依不舍 C. 无所谓
- “昨夜阶前雪”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A. 象征离别的凄凉 B. 描述天气 C. 无关紧要
- 诗中“男儿出门事四海,立身世业文章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A. 安于现状 B. 追求事业成功 C. 无所事事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 王维《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恋和离别的凄凉。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丘为的《冬至下寄舍弟时应赴入京》: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的忧虑,而丘为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境遇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丘为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