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布谷不耕不穡,巧妇无褐无衣。提壶不可挹酒,络纬宁来贸丝。
白话文翻译:
布谷鸟不耕种,不收割庄稼;巧妙的妇女没有衣服穿,甚至没有粗布。提着壶却无法倒出酒,知了宁愿来换丝线。
注释:
- 布谷:指布谷鸟,古时认为其叫声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 耕、穡:耕种、收割,指农业活动。
- 巧妇:聪明能干的妻子,通常指善于管理家庭的女性。
- 褐:古代一种粗布,常用作衣物。
- 提壶:指提着盛水或酒的容器。
- 挹酒:挹,即舀取、倒出,指从壶中倒酒。
- 络纬:指一种昆虫,常见于夏天,叫声悦耳。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引用的历史典故,但“布谷”与春耕的关联,体现了农耕文化的传统。诗中提到的巧妇与生活的困境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韶,生于宋代,字子韶,号白石,山水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创作背景:
在宋代,农业经济是社会的基础,这首诗可能是对当时农民生活困境的反映,表现出对生活现状的感慨与无奈。
诗歌鉴赏:
《演雅》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生活的艰辛,尤其是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角色。首句“布谷不耕不穡”以布谷鸟的叫声引入,暗示了春天的来临,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农作物的缺乏,形成强烈的反差。接着提到“巧妇无褐无衣”,则是对女性角色的深度刻画,展现了她们的聪慧与无奈。最后两句,通过提壶与络纬的意象,表达了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与期待。整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揭示了生活的困境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布谷不耕不穡:布谷鸟鸣叫,但没有耕作与收割,暗示着自然与人类活动的脱节。
- 巧妇无褐无衣:聪明的女性却连最基本的衣物都没有,展现了生活的窘迫。
- 提壶不可挹酒:提着水壶却无法倒出酒,象征着无法享受生活的美好。
- 络纬宁来贸丝:知了宁愿来交换丝线,反映了人们渴望通过劳动换取生活必需品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布谷鸟与知了分别象征自然与人类的生活状态。
- 反语:诗表面描述自然现象,实则反映人类的困境。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通过对女性角色的描绘,反映出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现实的矛盾,展现了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布谷:象征春天与希望,但也反映出自然的无情。
- 巧妇:代表女性,象征智慧与家庭,但在困境中显得无力。
- 提壶:象征生活的琐碎与日常,但也暗示了无法实现的愿望。
- 络纬:象征夏天的声音与生活的变化,但也表明人们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布谷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农业的兴旺
B. 自然的无情
C. 人类的智慧 -
诗中提到的“巧妇”代表什么? A. 女性的聪明才智
B. 生活的富裕
C. 家庭的和谐 -
“提壶不可挹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B. 对自然的感叹
C. 对家庭的责任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演雅》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生活的困境。李白诗中通过饮酒来逃避现实,而汪韶则通过描绘现实中的无奈,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两者都呈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汪韶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