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水心先生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2:09:44

一梦孝皇初,悽然四纪馀。

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

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梦孝皇初,悽然四纪馀。
国人莫知我,天下孰宗予。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
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

白话文翻译:

这一场梦中,我回到了汉孝皇帝刚登基的初期,内心感到无比凄凉,至今已过四十年。
国人对我毫无所知,天下又有谁能尊崇我呢?
即使土地没有权柄,名山大川依然有我的诗文流传。
即使乌鸦传唱我的名声,仍然可以矫正那些虚无的追求。

注释:

  • 孝皇:指汉朝的孝文帝,名刘恒,重视民生,推行宽政。
  • 四纪:指四十年,纪年四个十年。
  • 散地:指土地,散地无权柄意为自己在世间没有权势。
  • 名山尽有书:意指名山大川上都有留下的诗文。
  • 乌虖:乌鸦,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常用来传递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升,号壶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俊逸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刘克庄晚年,正值他对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己存在的迷惘,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挽水心先生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忧思的作品,通过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开篇提到“梦孝皇初”,将时间定格在历史的开端,暗示着盛世的美好与个人命运的对比。对“国人莫知我”的感叹,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诗人自觉被时代遗忘,无法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产生共鸣。

“散地虽无柄,名山尽有书”,这句诗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尽管在权力和地位上无法与他人抗衡,但他相信自己的诗歌可以穿越时空,留存于名山大川之中。这种自信与悲哀交织,使整首诗更具深度。

最后一句“乌虖传万世,犹足矫玄虚”则表达了对后世评价的期待,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字和作品能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流传,超越一切虚无的追求。整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更是对文化传承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梦孝皇初:开篇即以梦境引入,暗示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回忆。
    2. 悽然四纪馀:用“悽然”表达自己的悲伤与孤独,四十年的光阴令人感慨。
    3. 国人莫知我:诗人自觉被时代遗忘,感受到深深的孤独感。
    4. 天下孰宗予:对自我价值的质疑,流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
    5. 散地虽无柄:虽然没有权势,但仍然以诗歌为自豪。
    6. 名山尽有书:表达对自己作品流传的期待和信心。
    7. 乌虖传万世: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跨越时间,得到后世的认可。
    8. 犹足矫玄虚:对虚无的追求的批判,强调文化和精神的价值。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个人命运与历史的对比,表现孤独感。
    • 意象:如“名山”、“乌虖”等,象征了文化传承和希望。
    • 比喻:用“梦”隐喻历史的回归,体现对往昔的追忆。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探寻。

意象分析:

  • 孝皇:象征着历史的光辉与理想,代表着盛世的开端。
  • 四纪:象征时光的流逝,表现对岁月的感慨。
  • 名山:象征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寄托。
  • 乌虖:象征希望与传承,寓意诗作能超越时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孝皇”是谁?

    • A. 汉孝文帝
    • B. 汉宣帝
    • C. 汉武帝
  2. “四纪”在诗中指的是多少年?

    • A. 三十年
    • B. 四十年
    • C. 五十年
  3. 诗人对自己的创作有何态度?

    • A. 自卑
    • B. 自信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自然的赞美,展现了壮阔的历史视野与个人的渺小。

  • 李白的《将进酒》:充满豪情与对人生的思考,虽风格迥异,但都反映了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