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友人相访》
时间: 2025-01-04 13:07: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病中友人相访
作者:白居易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
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
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
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
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
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白话文翻译:
我在床上躺了很久,已经不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南窗外昏暗又昏暗。
草屋檐下显得萧条,寒雀在这里朝夕啼鸣。
我勉强扶着拐杖,起身走向庭院。
偶然碰到老朋友来访,心中自然感到欢喜。
我把床移到斜射的阳光下,披上衣服倚靠在前面的梁柱上。
闲聊的谈话比吃药还要有效,心情也渐渐好转。
注释:
- 卧久:长时间卧床,指病重或疲惫。
- 南窗:面向南方的窗户,阳光充足的地方。
- 萧条:形容环境冷清、凋零的样子。
- 寒雀:寒冷季节中常见的小鸟,象征孤独。
- 倚前楹:倚靠在房屋的前梁上。
典故解析:
没有特别的典故,但诗中通过“寒雀”描绘了环境的寒冷与孤寂,反映了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与内心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诗风和深厚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民生疾苦和个人情感,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琵琶行》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白居易生病期间创作的。他通过友人的来访,表达了病中孤寂的心境和友谊的温暖,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健康的渴望。
诗歌鉴赏:
《病中友人相访》是一首典型的白居易诗作,充满了个人情感和深厚的人际关系。全诗描绘了诗人在病中孤独的状态,南窗外的昏暗与室内的萧条形成强烈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中通过“寒雀”这一意象,传达出一种清冷的环境感受,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然而,随着友人的到来,诗的情感基调发生了转变。从“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的愉悦中,诗人感受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这种温暖似乎在驱散病中的阴霾。诗人把床移到阳光下,披上衣服,象征着他对生活的重新向往与希望。最后一句“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更是将友谊的力量与药物的疗效进行对比,表现出友人的陪伴对他精神上的重要滋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生命与友情的深刻理解,充满了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卧久不记日:长时间卧病在床,连日期都忘了,表现出病重的状态。
- 南窗昏复昏:窗外光线昏暗,暗示了诗人心境的沉重与孤独感。
- 萧条草檐下:环境的冷清,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气氛。
- 寒雀朝夕闻:寒雀的鸣叫声,增强了孤寂的感觉。
- 强扶床前杖:勉强起身,显示出身体的虚弱与不堪。
- 起向庭中行:努力走出室外,表明对外界的渴望与探索。
- 偶逢故人至:意外遇到老朋友,突显了友谊的重要性。
- 便当一逢迎:心中欢喜,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 移榻就斜日:把床移到阳光下,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披裘倚前楹:披上衣服,倚靠在梁柱上,表现出轻松的状态。
- 闲谈胜服药:友谊的交流比药物更有效,强调情感的力量。
- 稍觉有心情:心情逐渐好转,表现出病痛中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寒雀”象征孤独,“庭中”则象征希望与生机。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病中友人的来访,表现了友情的温暖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强调了在逆境中相互关怀和支持的必要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健康和生活的热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窗:象征光明与温暖的希望。
- 寒雀:象征孤独与凋零的生命状态。
- 庭中:象征自然与生机,向往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是哪一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
诗中提到的“寒雀”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快乐
D. 健康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友人的重要性?
A. 通过药物
B. 通过环境描写
C. 通过闲谈
D. 通过饮食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与《病中友人相访》:两首诗都体现了对情感的深刻刻画。《琵琶行》通过音乐引发的共鸣,而《病中友人相访》通过友谊的温暖展现生活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