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中早春》
时间: 2025-01-14 02:37: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消,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归来问夜餐,家人烹荠麦。
白话文翻译:
南山上的积雪还未融尽,阴冷的山岭上仍留有残留的白色。
西边的小涧水已经冰消,春水流出,荡漾着新鲜的碧绿。
东风吹了几日,蛰伏的草木开始发芽。
潜意识里知道春天的阳光已经开始作用,这一日没有虚度。
我喜爱这暖和的天气,微风轻拂溪边的石头。
坐下后便想忘记归去,傍晚的鸟鸣声声啧啧。
蓬蒿遮挡着桑树和枣树,隐约映现出夕阳下的烟火。
回家问晚餐,家人正在烹煮荠菜和小麦。
注释:
- 南山:指南边的山,诗中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阴岭:阴面山岭,常常积雪较久。
- 西涧:指西边的小溪。
- 春溜:春水,指春天融化的水流。
- 萌草:指新发芽的草。
- 阳和功:指春天阳光和煦的作用。
- 蓬蒿:野草,常见的杂草。
- 桑枣:桑树和枣树,常见的果树。
- 夜餐:晚餐。
典故解析:
“阳和”在诗中象征春天的温暖和生命的复苏,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与“蛰动”、“萌草”相呼应,表现出春天的生机。诗中提到的“荠麦”,则是农家常用的食材,体现了田园生活的朴素和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民生、自然为主题,注重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春天的气息刚刚显现,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溪中早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象征意义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用“南山雪未尽”与“西涧冰已消”形成对比,生动地描绘出春天来临时的自然景象。诗中通过对阴岭、涧水、东风等自然元素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从“潜知阳和功”到“爱此天气暖”,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春天气候的喜爱,更渗透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思考。
后半部分的描写充满生活气息,“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表现了诗人沉浸于春日美景中的惬意。最后,家庭的温暖与自然的景致交相辉映,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安宁与幸福。这首诗在描写春天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形成了和谐的意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山雪未尽:描写南山上的雪尚未融化,暗示春天的迟缓。
- 阴岭留残白:阴冷的山岭上还留有残雪,增添了春天初至的意象。
- 西涧冰已消:西边的小溪已经解冻,展现春水的流动。
- 春溜含新碧:春水流动,清澈见底,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 东风来几日:东风吹拂几天,带来了温暖。
- 蛰动萌草坼:草木开始发芽,象征生命的复苏。
- 潜知阳和功:诗人意识到春天的阳光带来的变化。
- 一日不虚掷:感慨每一天都不应该虚度。
- 爱此天气暖:表达对温暖天气的喜爱。
- 来拂溪边石:微风轻拂溪边的石头,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 一坐欲忘归:坐下来便想忘却归去的烦恼。
- 暮禽声啧啧:傍晚的鸟鸣声声入耳,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蓬蒿隔桑枣:野草遮挡着桑树和枣树,表现了自然的蓬勃。
- 隐映烟火夕:晚霞映照着乡村的烟火,表现了温馨的乡村生活。
- 归来问夜餐:回家后询问晚餐的准备。
- 家人烹荠麦:家人正在烹煮荠菜和小麦,展现了朴素的家庭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山雪未尽,西涧冰已消”,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潜知阳和功”,用阳光比喻春天的生机。
- 拟人:如“暮禽声啧啧”,让鸟鸣声仿佛有了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和谐的自然观和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山:象征着春天的延续与新生。
- 西涧:代表着生命的流动和希望。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温暖。
- 萌草:新生的生命,象征着希望与未来。
- 蓬蒿:代表自然的蓬勃,平凡而亲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
诗中提到的“西涧冰已消”主要描写了什么?
- A) 春天的到来
- B) 冬天的寒冷
- C) 夏天的炎热
- D) 秋天的凋零
-
诗中“潜知阳和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 A) 对春天的不满
- B) 对春天的赞美
- C) 对夏天的期待
- D) 对秋天的思念
答案:
- C) 白居易
- A) 春天的到来
- B) 对春天的赞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溪中早春》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但白居易更关注生活的细节与温暖的家庭,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山水的意境。这种差异反映了两位诗人不同的价值观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选》
- 《诗经与古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