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红芙蕖杂白芙蕖,
红底终稠白底疏。
速折当头一莲叶,
莫令遮却雪肌肤。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荷花和白色的荷花交错生长,
红色的花朵数量繁多,而白色的花朵则稀疏。
赶紧折下一片莲叶,
不要让它遮住洁白的肌肤。
注释:
- 芙蕖:原指荷花,此处特指红色和白色的荷花。
- 终稠:最终密集,即红色荷花生长得密集。
- 遮却:遮挡的意思。
- 雪肌肤:形容肌肤洁白如雪。
典故解析:
-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荷花象征着高洁和纯洁,常用于诗歌中传达美好的情感和理想。
- 雪肌:形容女子肌肤白皙细腻,常用于赞美女性的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在当时,文人雅士常常聚集于湖边观赏荷花,寓意追求自然之美和心灵的宁静。
诗歌鉴赏: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通过对红白荷花的描绘,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红芙蕖杂白芙蕖”引入,生动地描绘了红色和白色荷花交相辉映的美丽场景,色彩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红底终稠白底疏”一句中,作者不仅描绘了荷花的数量差异,更暗含了对自然界多样性的赞美。
接下来的“速折当头一莲叶”,表现出一种急切与珍惜的心情,仿佛是想要抓住这一瞬间的美好。而最后一句“莫令遮却雪肌肤”,则进一步传达出对美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渴望与不舍。全诗用简练的语言,结合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展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红芙蕖杂白芙蕖:开篇直接描绘荷花的颜色,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 红底终稠白底疏:对比红白荷花的生长情况,强调红色花朵的繁密和白色的稀疏。
- 速折当头一莲叶:表达诗人想要及时采摘莲叶的紧迫感。
- 莫令遮却雪肌肤:强调了对美的渴望,希望保护那如雪般的肌肤不受遮挡。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红白荷花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 比喻:将荷花与美丽的肌肤相联系,提升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荷花的美丽,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细腻瞬间的珍惜,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美丽、高洁、纯真。
- 莲叶:象征保护、庇护,同时也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肌肤:代表着人类的美丽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红色和白色的花是什么?
- A. 梅花
- B. 荷花
- C. 菊花
- D. 兰花
-
诗中“速折当头一莲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想要慢慢欣赏
- B. 想要及时行动
- C. 对自然的无所谓
- D. 希望长久留存
-
“雪肌肤”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荷花的颜色
- B. 女性的美丽
- C. 亭子的装饰
- D. 自然的景色
答案:
- B. 荷花
- B. 想要及时行动
- B. 女性的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朱自华的《白莲花》与杨万里的《玉井亭观白莲》都以荷花为题材,但前者侧重于内心独白,后者则更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两者在表达情感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细腻,后者则显得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