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妃怨
作者: 李梦阳 〔明代〕
采兰湘北沚,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白话文翻译:
在湘北的洲头采兰,在澧南的水边采木。
清澈的水中映着美丽的色彩,轻柔的微风送来悠扬的乐声。
苍梧山上云雾缭绕,洞庭湖的日落陷入阴影。
我不知道竹林的苦楚,只看到她泪水斑斑的痕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湘北沚:指湘江北侧的小洲。
- 澧南浔:指澧水南边的湖泊,浔意为水边。
- 渌水:清澈的水,带有瑶色的光辉。
- 玉音:比喻美妙的声音。
- 苍梧:地名,指山脉,常见于古诗中。
- 洞庭:指洞庭湖,著名的湖泊。
- 篁竹:竹子,常用来比喻隐喻忧伤和孤独。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湘妃”是指湘江流域的传说中的女子,常常与竹子相联系,寓意凄美的爱情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梦阳,明代诗人,字常青,号清江,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湘妃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离愁的感慨,生动描绘了湘江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与对逝去情感的追忆。
诗歌鉴赏:
《湘妃怨》是李梦阳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忧伤。诗的开头通过“采兰”和“搴木”描绘了湘北和澧南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逐渐引入了内心的感受,渌水的清澈与微风的轻柔形成了外在的美,与内心的苦楚形成鲜明对比。在“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中,诗人使用了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映射内心的情感,暗示着一种无尽的惆怅。最后一句“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内心痛苦的感知,体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无限思念与惋惜。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情感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丽而又哀伤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采兰湘北沚,搴木澧南浔。
描述了在湘北和澧南采摘兰花和木的情景,展现出自然的优美与诗人的闲适。 -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表达了清水的美丽与微风的柔和,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 -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通过描绘云雾和日落,传达出一种渐入黄昏的愁绪,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最后一句揭示了诗人的痛苦与孤独,尽管周围美丽的景色令人心醉,内心的伤痛却无法掩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渌水含瑶彩”,比喻水的清澈与美丽。
- 拟人:如“微风托玉音”,赋予微风以人的特征。
- 对仗:每两句之间的结构相对,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追怀与对人生苦楚的感悟,带有浓厚的抒情气息,体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又流露出深深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孤傲。
- 竹子:常象征坚韧与纯洁,但此处引申出一种孤独。
- 水:代表生命与情感的流动,如渌水的清澈映射内心的情感。
- 云:象征变幻与多愁善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渌水含瑶彩”指的是什么? A. 水的清澈
B. 水的颜色
C. 水的声音
D. 水的深度 -
李梦阳在诗中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诗作。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两首诗都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情感的抒发,但杜甫的诗中更加强烈的思乡情绪,而李梦阳则更侧重于对逝去爱情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李梦阳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以上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湘妃怨》及其作者的创作风格与背景。